从去年至今,沙特在石油市场份额保卫战中越陷越深,并且为保住亚洲客户付出了几十亿美元的代价。
沙特为何这么拼?很简单,亚洲市场在沙特石油出口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0%,是沙特市场份额保卫战的主战场。
为了加强与亚洲的联系,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亚洲投资了三处加工炼油设施。随着更多伊朗石油正对国际市场虎视眈眈,沙特增加了对亚洲的承诺,并且正紧盯着从印尼到越南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
彭博社援引沙特国有开发银行Arab Petroleum Investment Corp.分析师Mustafa Ansari的话称,拥有亚洲炼油厂是沙特巩固重点客户的长期策略的一部分。
实际上,沙特现在的这套稳住客户的手段在三十年就用过了。当时,国际油价和现在一样大幅崩跌,为了维护美国客户,从1988年期,沙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购买了三座炼油厂。
三十年前购买炼油厂的策略如今奏效了:沙特控股50%的美国炼油厂Motiva Enterprises LLC在今年前八个月进口了6500万桶沙特石油,是埃克森美孚同期进口沙特石油数量的三倍多。
现在,中国一跃而起,成为全球原油最大买家之一。然而,同样作为原油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和沙特展开了激烈竞争,甚至在今年还曾两度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为了巩固中国市场,沙特从2011年起就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开展谈判,想要在云南建一座日均产能为26万桶的炼厂。虽然中方当年允许沙特持股40%,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不过,沙特在2007年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泉州一家炼油厂25%的股份,该炼厂日均产能为24万桶。这是上述三家亚洲炼厂之一。
2004年,沙特还收购了一家日本炼油厂15%的股份(炼油厂日产能39.5万桶)。2014年,沙特斥资20亿美元将其持有的韩国第三大炼油厂Onsan公司,并将股权增加至65%。
沙特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进展相对顺利。本月传出消息,沙特阿美和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公司将开展合作,提升芝拉扎炼油厂产量,投资额达到55亿美元。
今年9月消息称,沙特阿美拟在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新建3座炼厂,计划在10年内将其炼化产能从现在的500万桶/天提高至800-1000万桶/天。
除了炼油厂之外,沙特抢占亚洲市场的主要手段还包括购买资产。华尔街见闻10月提及,沙特阿美正计划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市场营销、炼油和零售资产。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计划在中国设立三家合资企业。
不过,沙特能否取得成功还很难说。尽管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国企改革,但是鼓励外商投资是一回事,而让外国政府在中国能源供应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则是另一件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