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将为制造业大市佛山的转型发展插上一对新翅膀。
12月16日,在佛山“互联网+易通关”启动仪式上,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就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佛山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佛山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制造大市的佛山于近日首次提出了“十三五”五大领域的新定位构想,明确要争当中国制造业的一线城市。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佛山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转型目标。这背后,其实源于佛山近年的众多“大动作”,背后暗合的正是“佛山制造”加快迈向一线制造业城市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佛山在今年以来,提出发展工业4.0的目标,举办“互联网+”博览会,发起成立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是其对外以对标全球制造的视野,提出了对自身链接未来制造的做法。那么,鼓励佛山制造加大技改投入,举办工业转型升级大会,再到推出《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计划,这又是对内为佛山制造缔造“智能”基因。
从对标全球,链接未来制造,再到对内加快佛山制造“微笑”起来,在积极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的新命题下,“佛山制造”全链式“智造变革已经在路上。撰文:叶洁纯
以制造为根
迈向“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
佛山对于自身的“十三五”发展定位已非常明晰。
近期,佛山从产业的角度,提出在“十三五”的发展中,佛山要致力于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广东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珠西装备制造业龙头城市。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一线城市的认识,更多是从行政区划的层面理解。一线城市一般是指经济体量大、城市竞争力强、具备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即北上广深。而这次佛山提出的制造业一线城市,则是从制造业的规模体量和竞争力维度来考量。
“如果进一步努力,‘十三五’期间达到3万亿元的话,我们能不能进入中国制造业的一线城市?”刘悦伦坦言,中国的一线城市是北上广深,佛山要在“十三五”成为一线城市难度非常大,但完全可以努力成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的龙头城市、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甚至进入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
而佛山制造业确实有这样的发展底气。
从制造业的规模上看,2014年佛山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49亿元,增长9.9%,排名上升至全国第7名,仅次于上海、天津、深圳、苏州、重庆和广州。
不仅如此,许多数据也显示,佛山是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在2013年和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全国前10的城市中,佛山以12.7%和9.9%的增速分列第3和第4名。
同时,佛山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在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全市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46.01亿元,增长13.2%,高出佛山全市工业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8.25亿元,增长13.2%。
对标全球
拥抱新工业革命
如果进一步透视佛山这些增长数据,不难发现,在迈向中国一线制造业城市的路上,佛山对外参考的坐标系,是比对全球当前最先进的制造业场景,以全球的视野,提出了发展工业4.0的目标。
今年1月,在中共佛山市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工业4.0”首次被写入佛山市委全会报告。提出佛山要顺应“工业4.0”发展趋势,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挖潜开荒”,延伸全产业链,向高端方向发展。
相对应地,一股智能制造的风潮开始在佛山涌动。
在南风股份小塘新厂区的3D打印车间内,一座两层楼高、占地约400平方米的机器矗立在厂房的一角,特殊的金属粉末一层一层叠加,最终将逐渐成为直径数米、重达数百吨的金属构件。
这一装备是南方增材斥资1.68亿元、耗时4年的自主研发成果,它首次将“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应用于核领域,不仅改变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依赖外国进口的局面,也将提升佛山一直以来缺乏重工业技术龙头的短板。
就在不远处,同处于佛山高新区的珠江富士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的焊接生产线上,之前的焊接工人已经被一批工业机器人取代,车间只需要一个技术工人控制程序,在此之前需要10个焊工完成。
加快自动化进程,拥抱3D打印,当越来越多的佛企加快智能制造步伐的同时,佛山政府则积极为制造业转型“搭台”。
在今年9月,佛山举办了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为佛山制造打通对接全球的通道和平台,让佛山与德国这一全球的制造业标杆,提供了“量”与“质”的万里越洋对话。
在当天,除了引来了“BAT”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吸引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库卡、ABB、安川、川崎)等企业展示自身最新产品和技术。由佛山牵头组建,以“6+5”中德重要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同步启动。这一联盟无疑将为佛山制造对标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优化供给
攻坚工业技改
事实上,在积极以对标全球的视野,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佛山近年通过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让过去一直被认为处于低端、低附加值的佛山制造逐步“微笑”起来。
在此前,刘悦伦曾多次提到,对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重技改是其中的一大“法宝”。
为此,佛山在今年开启了一场聚焦工业技改的制造业攻坚战。
从佛山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分析会议,再到佛山在今年5月举办的工业转型攻坚会议,都把推动佛企技改工作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这之后,还推出了佛山工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特别提到2015年—2017年将以24亿元的技改资金,带动更多的佛企掀起“技改风”。
对此,成果已迅速显现。
不久前召开的佛山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议上透露,佛山今年1月—9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88.65亿元,增长65.8%,技改投资额居全省第一位。
而坐落于佛山南海区的传统家具企业维尚家具,通过技术改造,加大企业信息化水平,年销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值在去年成功突破20亿元。同样位于佛山南海的坚美铝材,处在一度被看作是“夕阳产业”的铝型材行业,在投入2.5亿元的技术改造后,实现了18%的增长率。另一个来自佛山传统产业的溢达纺织,在每年固定2000多万元的技术改造投入下,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技改风”加快了不少佛企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而在佛山制造的内生性变革中,来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代表着称为制造业基础,代表着生产制造水平的“工作母机”领域,佛山已积蓄了较大优势。
数据显示,目前佛山共有规模以上工作母机类制造业企业315家,201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3亿元,约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16.07%。
这些工业母机类制造业,无疑在佛山领先打造万亿装备产业带的时候,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也将成为佛山接下来制造业优化提升的重要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