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指出,“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已然过时,中国需走第三方水治理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探索治理模式创新,并委托相关部门设计推进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传统的工业污染治理模式必须做出改变,环境污染治理是时候从“谁污染,谁治理”向“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思路转变了。骆建华指出,当前,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有两个突破口:一是大型工业企业,如火电行业的脱硫特许经营,石化行业节水治污。二是工业集中区,如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的废水及废弃物处理。前者由于生产规模较大,产生的污染物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具备规模效应。后者的核心优势在于'集中'所带来的污染物量的累积,因为更具备专业治污的条件。
“谁污染谁治理”已然过时,第三方水治理一举三得
“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已然过时,近年来,对于环境治理让公众有不少困惑,为什么环保投入逐年增加、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速建设,环境形势却依然严峻、环境质量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对此,骆建华说:“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以上,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据2010年相关机构对全国18个重点流域工业园区调查的结果显示,100%有水污染问题,78%涉及大气污染,17%存在固体废弃物污染。13个工业园区涉嫌污水直排江湖。在这18家工业园区中,具备污染治理设施的有13家,占70%以上。但这些污染治理设施闲置不用或间歇运行,形同虚设,完全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
作为治污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何表现差?对此,骆建华指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社会责任和有效监管,工业企业自觉控污减排的意识较为淡薄。更主要的是,目前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种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他说,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难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很难做到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即使建成了往往也不能正常有效运行,出现建而不运、运而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污染治理效果。
专业化治理如何实现一举三得?监管集约化,治污效率提高,环保产业有新空间,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物交由专业环境服务公司治理。有利于监管的集约化和治污效率的提高。骆建华认为,相较于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郑州鼎盛污泥处理设备公司生产制造各种污泥脱水设备,污泥压干机,板框压滤机,全自动压滤机,超级污泥压干机等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泥,造纸污泥,印染污泥,食品厂污泥,制药厂污泥,化工污泥等多种污泥,欢迎咨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