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那些年,我们追求的工匠精神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3-29 14:06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我当年读技工学校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的是如何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工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说有一个车工师傅,技艺相当之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一丝能车八刀,刀刀见铁屑”,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这得是神一般

我当年读技工学校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的是如何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工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说有一个车工师傅,技艺相当之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一丝能车八刀,刀刀见铁屑”,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这得是神一般的技艺啊。在心里,这位师傅成为了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同学的爸爸是一名钳工,不是一般的钳工,是八级钳工。八级钳工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工资比厂长还高。我们闻听他的名字,无不肃然起敬,那是工厂的明星。我见过他干出的工件,那用锉刀一锉一锉打磨出来的工件,精致得堪称艺术品。

后来参加了工作,才知道这些顶尖高手是如何修炼而来。有一位被称为“设备大夫”的维修工,无人知道他的工作时间有多长,只要进了新设备,他总是对照说明书一点一点试验,直到把每个环节弄明白才罢休。为了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他总是等操作工下班后,再加班去挖掘设备的奥妙。有一次企业从海外进口了一批设备,老外只教会了工人操作,却不教如何维修设备。执着的他一夜一夜靠在设备边,反复琢磨试验每个步骤,终于成了这台设备的“专业大夫”。一名老外后来亲眼见识了他娴熟的维修技艺,大感意外,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瞪大蓝眼睛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

一位发动机试车工,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不满30岁,却已经誉满全厂,他有一项特殊技能——能通过电话辨别发动机故障。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市场服务人员,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找不出故障原因。每到百般无助的时候,就会给他打来电话。他经常是用听筒听听发动机的声音,再指导服务人员进行维修。话到病除,他也成了市场上的一个传奇。

后来我看过他的试车记录本,摞起来有半人高。他的师傅不无自豪地说:这个徒弟有别人没有的钻劲和韧劲。翻看这些本子,他工作以来试过的每一台发动机,都有详细的记录,出过什么故障,如何维修,特点是什么,一一记录在案,令其师傅都叹为观止。

与专业技术人员不同,这些没学过专业知识的工匠,所有的知识全都从实践中来。那些技艺超群的工匠,不仅有学习技术的韧劲,长年工作积累的经验,还有像设计师一样的创新灵感。有一位高级技师,拥有十几项发明专利,被同事们称为“发明大王”。他所有的设计灵感,全部来自生产工作中的难点。他像一个艺术家对待创作一样,只要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他便如着了魔一样茶饭不思,执着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年逾半百的普通工人,却能娴熟地使用Pro/ENGINEER、CAD等绘图软件,在电脑上自如地设计图纸,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都自叹不如。

只是,工匠精神逐渐式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尽管人们对中国制造一直诟病,工匠们仍难登大雅之堂。50年代,我们还有“倪志福钻头”,有“郝建秀细纱工作法”,他们曾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骄傲。现在的年轻工人恐怕连他们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眼下,充斥银幕荧屏的,除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就是富商巨贾白领丽人,哪里还能觅得产业工人的踪影?曾就此寻问过一位作家,他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现在是什么年代?是靠金钱美女博取眼球的时代,难不成你让帅哥美女穿着油渍麻花的工装亮相?谁买你的账?别开玩笑了。

上述几位大工匠都苦于技艺无人传承,带的徒弟均志不在此,随时准备往高枝儿上跳。他们都有共同的理由:学这些有什么用?师傅水平那么高,不也才拿那点儿工资吗?辛苦劳作一辈子,那点薪水养家糊口都勉强。难道也让我重复这样的生活?

跟一位师傅聊过这个话题,换来他的一声叹息。聊起中国人到日本抢马桶盖,他从牙缝里迸出一声“切”,表情难看而复杂。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