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名单公布,济南市列入首批国家级试点名单。随着济南市海绵城市效应的逐渐显现,山东省2016年也启动了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2016年山东省财政筹集资金2亿元,支持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确保到2020年山东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实现海绵城市改造。潍坊、泰安、临沂、聊城、滨州5个地级市,及青州、曲阜、莒县3县(市)入围试点。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例如砖石、废弃混凝土块等,通过资源化的处置,变成可以继续使用的建材产品,运用到新的建设项目中,使真正的建筑垃圾的排放量无限接近于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可以取代天然骨料来配置普通混凝土或者普通砂浆;也可用于道路修建工程中的路面基层及底基层;或者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非烧结砌块或者非烧结砖,例如:再生透水砖、再生护坡砖、再生空心砌块、保温砌块等。
建筑垃圾再生品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在这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中,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再生景观透水砖,它是以再生骨料、水泥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外加剂、颜料、加水搅拌后压制成型,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而成的具有较强透水性能的铺地砖;其次是各种粒径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及其相关衍生品可以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并普及,并且具有各种积极效益:首先,消耗建筑垃圾,缓解建筑垃圾围城困局,带来积极的环境效益;其次,节约天然建筑材料,保护自然环境;再其次,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的价格较天然建筑材料低,可以降低海面城市建设的经济成本。联系方式:0371-537386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