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18年,我国将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将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将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布局智能产业
此次《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深度。《方案》提出,未来三年一是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重点工程包括:智能家居示范工程、智能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工程、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工程、智能安防推广工程。三是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重点工程包括:智能终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工程、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工程。
有分析指出,2014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总额超过1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50%,受下游需求倒逼和上游技术成型推动,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当前,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人机交互更加强调人工智能层面。我国“十三五”规划特别提到形成人机交互网络空间,而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下一代的革命性技术,有望对现有产业形成极大变革。产业变革加速,各细分领域应用前景不断打开。
长期来看人工智能趋势不可逆转。近期谷歌、微软、苹果等国外科技巨头纷纷发力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国内企业也积极展开全方位布局,先后并购国际机器人技术领先企业,新一轮发展有望带动产业加快变革。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根据《方案》,下一步我国将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等多种渠道,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互联网+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支持。并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及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引导社会多元投入。鼓励通过债券融资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同时,建设人工智能领域融合标准体系,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等技术标准,开展人工智能系统智能化水平评估。加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热点细分领域的网络、软硬件等标准化工作,保障人工智能产业的开放协同、公平竞争,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鼓励有关部门、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行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建立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影响力国际学术和产业组织间的标准交流合作机制。
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人工智能公共专利池,支持在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服务模式创新,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
此外,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工智能企业率先“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用户,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与相关国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