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推动湖南工业领域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质产品大规模“走出去”,推动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将湖南打造成中部地区融入全球产业的开放高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立足省内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湖南省工业企业“走出去”“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末目标
全省工业年出口额达500亿美元以上;年出口过50亿美元企业2-3家;年出口过10亿美元企业10家左右;年出口过1亿美元企业50家左右;培育20家左右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产能“走出去”和国际工程承包;重点企业3家以上在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建立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重点区域
以港澳台地区为支点,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功能,满足我省企业融资需求,壮大“走出去”主体。发挥香港在会计、审计、商业管理、法律服务等行业具有极为深厚的专业优势并聚集大量高端国际化人才的优势,为我省“走出去”的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利用澳门作为中葡双语信息分享平台、葡语国家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和中葡论坛与会国经贸合作会展中心的作用,拓展我省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空间。
以东南亚、非洲为重点,巩固传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以境外园区为平台,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轻工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富余产能“走出去”。
抢抓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非洲实施公路网、铁路网、港口建设契机,以在建项目为支撑,密切跟进老挝、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埃塞俄比亚、加纳、阿尔及利亚、乍得等重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我省工程承包企业在东南亚及非洲地区做大做强。
抢抓东南亚、非洲加速工业化进程的良好机遇,推动我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在印度、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南非等国建立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走出去”。
支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地勘单位、开发企业和冶炼企业,以勘探先行、开发跟进、冶炼并举的方式,与巴基斯坦、老挝、安哥拉、刚果(金)、赞比亚、南非、尼日利亚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
以西亚、中亚、中东欧、拉美为切入点,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充分把握西亚、中亚、中东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积极跟进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土耳其、巴林、阿联酋、沙特等国保障房、城市轻轨、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企业开展各类工业建设项目投资和工程承包。
以阿联酋和巴林为突破口,以哈萨克斯坦和斯洛伐克为中转站,促进湖南建材、湘绣、陶瓷、茶叶、箱包、五金工具等产品进入西亚、中亚、中东欧地区。
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两河流域合作机制,推动工业企业在当地建设营销网络。
以巴西、墨西哥、苏里南、秘鲁等拉美地区重点突破国家,推动南南(湖南-苏里南)产业园和墨西哥湖南产业园的设立。加快三一集团巴西产业园的建设进度,引领湖南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抱团投资拉美。以矿产开发、住宅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为重点领域,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在拉美建立和完善营销平台。
以欧美日韩澳发达国家为制高点,全面提升竞争新优势
支持省内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境外企业,在欧美市场建立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及配件服务网络,拓宽国际市场渠道,增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推动特色产品出口,扩大双边经贸交流。
打造湖南与韩国合作平台,以岳阳临港产业新区为平台,建立韩国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中韩FTA框架下长江经济带中韩自贸区。
利用中美省州合作平台,推动湖南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与密西根州、南卡罗来纳州加强合作,支持在美建立湖南产业园、商品展示交易和配送中心。
抓住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达成的契机,重点推动矿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合作。
以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为基地,探索建立农业工业化生产模式,带动我省特色农产品进入欧洲高端市场。
湖南省工业企业“走出去”的基本特征
1、“走出去”形式多样化
龙头企业态势强劲,如中联重科、三一集团、中车株机等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全球布点。投资形式日渐灵活,由新建企业、合资企业为主发展到跨国并购、独资、增资扩股、战略联盟等多种投资方式。产业组织从单个项目投资逐渐转向产业链投资,如三一集团、有色集团不仅在海外建立了加工企业,还形成了从生产加工、进出口、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如境外注册经营贸易、境外资产及股权收购、境外建立加工基地、境外上市、采用BOT参与港口改扩建项目等。企业抱团意识逐步增强,如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 “走出去”抱团形成产业联盟;众多中小企业在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抱团投资兴业。
2、“走出去”行业特征显著
装备制造产业“走出去”增长迅速,如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中联重科、三一集团,轨道交通产业领域的中车株机等。先进制造业和资源勘探开发产业占比较大,已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和资源勘探开发业强势出击的态势,这两大类产业占境外投资企业近三成,成为我省当前及今后对外投资最具活力的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迅速,如蓝思科技、三诺生物、尤特尔生化等。
3、“走出去”企业各具特色
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国有企业是 “走出去”的骨干,如中联重科、中车株机、时代新材、时代电气、株硬集团、湘电集团、华菱集团等。民营企业有的也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走出去”的典范,如泰富重装、威胜集团、千山药机、科力远、瑞翔新材料、耀恒星电子等。上市企业来势喜人。近年来我省上市的企业如三诺生物、金杯电工、克明面业、永清环保、神农大丰、株洲旗滨、大康牧业等都是今后“走出去”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中小企业正在聚能。如新华联矿业、希尔药业、果秀食品、金旺铋业、金贵银业、伊斯达、恒远发电、富泰宏、鸿富锦等。
4、“走出去”地区日益广泛
欧美地区是我省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主战场。亚洲地区尤其是东盟地区是我省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和热点区域,占比超过六成。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是我省境外资源勘探开发重点地区。亚非地区是我省对外工程承包主要集中地。
主要任务
推动优势产业和企业扩大境外生产经营,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海工装备等新兴优势产业,矿产资源开发、钢铁冶金、新材料、输变电设备和小水电等重点产业,有色、纺织、机械、水泥等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国际资源,拓展新空间。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集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积极支持创建并申报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和集聚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建设2-3个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
鼓励投资境外先进制造业,拓展工程机械、海工装备产业的海外市场。
充分利用我省与境外相关机构签署的各类合作双边协议,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
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收购境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
加大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制造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推动特色产品进入东盟与南亚地区市场,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开拓中亚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在拉美建立和完善营销平台,并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全面提升竞争新优势。
支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投资,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建材行业优势产能的国际转移。
推动有比较优势的轨道交通、矿山设备、新型住宅、水泥生产等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以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私合作模式)和EPC(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
鼓励工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及拉美地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推动和实施周边铁路互联互通,带动机车车辆、通信信号、运营维护等设备出口。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出口的市场份额,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整合。
发挥省内行业骨干、工程建设企业的作用,以投资方式为主,结合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应等多种方式,建设水泥、新型建材等多条生产线,带动省内优势产能的对外转移。
深化境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推动钢铁有色行业对外产能合作。
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大对国外能源资源投资力度,重点推动铁矿石、有色金属、木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在有条件的地方稳步开展能源资源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研发。在市场需求大、资源条件好、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开发。
结合省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转移,在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重点国家建设钢铁生产基地,带动钢铁装备对外输出。
结合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开展地质勘探合作及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以带动湖南有色地勘的发展和成套设备出口及产能转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