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解振华、胡鞍钢谈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6-28 08:42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总体资源利用率低,核心装备依赖进口,再生产品处于国际资源大循环的低端。6月25日,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第十届全国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总体资源利用率低,核心装备依赖进口,再生产品处于国际资源大循环的低端。6月25日,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解振华,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三位专家在发言中,分别就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科技和体制创新、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生态投资就是最大的有效投资等话题,进行了详尽而权威的阐述。

徐匡迪: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科技和体制创新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在发言中指出,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徐匡迪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0%,而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6%、木材占世界的2.5%、石油资源量占世界的2%;资源占有量唯一较高的是煤炭,但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然比较粗放,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2.9%,却消耗了全球21.5%的能源、49.5%的钢、49%的铜、60%的水泥,高消耗带来严重环境污染。

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和碳排放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一方面,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如原油、铁矿石、铜等分别高达56.4%、66.5%和71%,资源安全面临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固体废弃物“围城”,在“城市矿山”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以废旧线路板为例,每吨线路板和每吨手机分别含大约200克和300克黄金,而自然金矿的平均品位只有5克/吨,废线路版的“含金量”是金矿石的40至60倍。目前,全球每年废旧电脑提炼黄金的总量已经超过从矿石开采中提炼的黄金,但我国很多技术、很多装备仍然还不具备,因此高效、清洁地开发“城市矿山”就离不开科技和体制创新。

徐匡迪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在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稳定扩大就业、促进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

徐匡迪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对于传统产业来讲,实施循环化改造,有效降低了能耗物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同时,在创新驱动下,资源循环利用催生了新兴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据预测,在全欧洲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可节约成本1.8万亿欧元,增加6.5%的GDP和近百万就业岗位。近十年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长,2015年末产值达2万亿元,解决就业近3000万人。因此,要借力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解振华: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从源头和生产过程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解振华在发言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理念与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解振华表示,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用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此,他就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坚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这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资源的浪费、高消耗、高排放等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以,要实现我国“两个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二要树立新的资源观。我国资源禀赋不足,人均占有资源的水平较低,资源的产出率、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为13%,但能源的消耗却占全球的近20%,水泥、钢铁、氧化铝、精炼铜等消费分别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长,所以我国有限的资源延续传统发展方式和传统的技术是根本不可能支撑长期发展的无限需求。目前,不光是我国,就是世界如果延续传统的发展方式和传统的技术,地球上的资源也不可能支撑人类无限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产出率,要节约资源,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也就是要“变废为宝”。

三要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节约、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8.2%,单位GDP的二氧化氮排放量下降了20%,累计实现节能8.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氮19.3亿吨,循环经济成果显著。按照统计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产出率提高了16.4%,其中每回收利用一吨废旧物资,平均节约自然资源4.2亿吨,折算节能能源1.4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氮3.18吨,减少6到10吨的垃圾处理量。所以,再制造产品与常规生产的产品相比较,节约成本50%、减少能耗60%、减少原材料70%、减少污染的排放80%。如果我国能够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利用率折算成减碳量,根据不同产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量折算成减碳量,使其作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这将扩大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

四要创新技术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在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等方面要进行大胆创新,要激发循环经济的新动能。一是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以资源产出率、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模式创新。要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规范化组织化的水平,核心的就是让体系内的所有参与方都要在经济上有利可图,这样循环经济才能够可持续。三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资源可持续、产业能链接的关键。要把循环经济的重大关键技术,纳入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科技发展计划中,鼓励建设循环经济工程中心,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增强资源循环利用的可行性,降低减量化和再生利用的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五要坚持合作。循环经济将越来越成为多双边国际合作的热点领域,现在搞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跟各个国家的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当中,不光是节能、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已经纳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今后,我国循环经济要坚持开放,增强多双边合作的议题设置和议题的推动能力,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循环经济的理念模式、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际交流和进出口贸易。配合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鼓励国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到海外投资合作,扩大全球合作的规模,促进各国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要发展共享和分享经济。创新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把分享经济作为优化供给结构、引导绿色发展的新领域,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持闲置房屋、车辆、闲置物品的分享使用,发展分享办公、分享储蓄、分享信息,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社会租赁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式的产业服务,培育专业的循环型生产服务企业,改变传统产品的提供模式,提高产品维护专业化的水平。鼓励专业分享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信用评价机制,逐渐实现分享商品、信息、服务的在线交易,提高资源循环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大行业就业容量,提升行业的就业质量。

胡鞍钢:生态投资就是最大的有效投资

“十三五”规划中,我国首先提出绿色发展的核心目标,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由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利用模式创新的后发优势向自主创新的先发优势转变,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进入新的阶段,可以称之为生态赤字缩小,甚至某些局部地区出现生态盈余的时代。

胡鞍钢认为,人类的发展逻辑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从1750年到未来的2050年,应该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黑色发展阶段,第二个是可持续发展阶段,第三个是绿色发展阶段。其中,绿色发展是天人互益,并且关键是互益,其本质是对未来进行自然资本的投资。比如说,我国国民经济账户今后将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包括环境运行费用和循环经济费用,正式纳入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在一个国家进行生态投资,形成生态资本,为“后人乘凉”奠定基础。因此,可以把绿色发展界定为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以合理的消耗、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创新为基本路径,以积累绿色财富特别是生态财富和增加人类福祉为根本目标,以实现人类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根本宗旨。

胡鞍钢解释说,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要求经济系统从经济增长最大化转向净福利最大化,生态系统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那么社会系统就应该从不公平的发展转向公平发展。因此,实际上绿色发展就是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的交集的并集,并且随着这样的生态函数要素,包括对自然投资要素的不断扩张而不断发展。形象的讲,绿色发展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绿色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

胡鞍钢表示,当前,我国基本上告别了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重工业化以及在过去20年特别是过去15年再度重工业化的过程,开始进入到服务业化的黄金时期。在过去20年或者25年的过程中,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现在正在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能源革命,即所谓的绿色能源革命。因此,除了是从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包括现在未被统计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胡鞍钢认为,我国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的20多年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过程。第一、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整体的发展;第二、强调尊重适应自然规律的科学、理性的发展;第三、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觉、自律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也是“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就“十三五”而言,最典型的就是“绿色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中,我国绿色发展的“八大工程”是世界未来最大的投资规模的绿色投资,具有全局性、公益性、基础性,而且都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薄弱环节,又是具有带动性、外溢性的有效投资。

胡鞍钢强调,我国要强化有效投资,其中最大的投资应该是生态投资。但是,现在核算计算的政绩“指挥棒”需要调整,即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中,将环境保护、环境设施包括循环经济的设备、基础设施以及运行费作为地区生产总值,有可能激发地方、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绿色投资。总而言之,有效投资就是利用资本的替代性特别是物质资本、科技资本、人力资本对生态系统进行长期、持续的、稳定的生态投资,从而起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绿色投资、绿色就业、绿色消费、绿色创新的综合性作用,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永续发展夯实基础。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