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站长,这个机器不好用哦?高粱种子栽种破土出苗不得行?”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金龙镇种粮大户李刚万分焦急。电话这头,永川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农机推广站站长唐科明一边记录,一边一如既往地耐心解答,商谈解决办法。这一幕发生在今年5月20日晚。第二天,唐科明就组织所有的农机使用大户召开座谈继续商讨解决办法。随后又前往大足、荣昌等周边区县学习先进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唐科明不变的心愿。唐科明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25年来如一日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先后从事粮油技术推广、农技、农机推广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于“三农”实践,为永川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15年3月以来,唐科明跨入农机推广行业这一领域,将自己丰富的农艺知识与农业机械作业有机结合,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努力在特色效益农业新机具推广、大中型农业机械使用上、农机化技术应用上下功夫,为保障全区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年,唐科明更是被永川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推广农业技术 肩担农业试验重任
参加工作以来,唐科明深知辛勤劳作仍难以摆脱贫困的艰辛。用科技驱走贫困的渴望,就印在了他的心中。为了实现夙愿耕耘不辍,他长期扎根村社,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坚持站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广大干群打成一片,做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切实开展技术培训与示范,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特别是在2011年的特大旱灾面前,他日夜奋战在抗旱救灾生产工作的第一线,战高温、斗酷暑,为切实减轻农民旱灾损失做出了贡献。
20多年来,他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先后主持、承担或协作推广完成了“稻草覆盖脱毒秋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创建”等农业部、重庆市及永川区各级技术项目近100项,为全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获得各类奖励和荣誉证书数十个。尤其是2011年围绕的粮食发展目标,切实加大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水稻“一增六改”等重大粮油技术的推广,大力推广科技抗旱减灾措施,努力实现大灾之年农业少减产,农民不减收的目标任务,为永川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针对制约永川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他主持了“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先后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200余个,负责并完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112项次,共计收集数据10万余个,为永川区粮油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和大面积生产贮备了技术支撑。近年来,先后主持的《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试验》、《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玉米耐密品种筛选试验》等试验,成功率达到100%,试验效果极其显著,其中承担的重庆市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总站安排的水稻、玉米、油菜区试工作,均高质量完成试验任务,为重庆市粮油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多次得到重庆市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总站、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20多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稻草覆盖秋洋芋、农田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插秧、水稻无盘旱育抛秧、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水稻旱育秧、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创建等项目近50项次,也多次迎来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实地考察。
情定农机推广 解决农户难题
“去年永川推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唐站长让我们专业合作社开展这项工作。由于永川属于丘陵地带,土地不规范,实施难度大,我们也有抵触情绪。于是唐站长就带我们到宁夏学习先进经验,最后看了别人的新技术心里痒痒的,就心甘情愿地‘上当’推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了。以前我们用的是东方红754拖拉机,由于力度不够,去年7000多亩土地就花了半年时间。经过到外地学习后,今年我们新添置了东方红1304拖拉机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这将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比以前缩短近一半的时间。” 永川区来苏镇种粮专业大户、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周元贵谈起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时,激动地说,谢谢唐站长的坚持,是他引导我走向了农业机械化道路。
这只是唐科明引导农机股份合作社实施的农业机械化项目之一。在实践中,唐科明积极创新农机推广新模式,试点承担重庆市深松整地作业试点、土地并整试点和丘陵山区大规模的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等项目,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作物产量,开创了农机农艺融合新局面。通过深松作业地块保墒保肥力能力明显提高,农作物长势明显增强。值得一提的是,农机深松工作还迎接了农业部及西南地区农机化领导及专家考察,获得高度好评。
“为了提高全区农机化水平,我们已经累计推广新机具5000台套,促进农机装备量增提质;完成耕种收作业服务指导面积163万亩,其中:机耕面积110万亩(次),机播面积5万亩(次),机收面积48万亩(次),仅机收就为广大农民节支1.2亿元。使全区综合农机化率达到50%,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关键领域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持续改善。”唐科明说,永川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举进城务工,粮食生产副业化、生产方式粗放化、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推广新型农机,让农民增收致富是我的责任。
建农机服务“4S”店 为农机机手解大难
“农机维修难啊!由于农用机械维修率很高,农村又缺少专门的维修点,往往耽误农时。”你看私家车坏了有4S店修,放半个月也没关系。但农机坏了一修修个半个月那就坏了,庄稼怎么收割?”农机由于使用环境问题,维修率很高,很多农机修理场地在农村不能扎根,妨碍了维修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科明带领农机推广站一班人,今年将试点建设全区农机作业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农机化大数据在机械化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农机作业监测信息化试点;在粮食生产主产镇(街),试点建设农机服务“4S”店,切实为跨区机手和当地的农机机手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服务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信念成为唐科明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作为农机推广站带头人,他深入群众,围绕合作社能力提升、粮油统防统治、水稻机插机收、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农机化项目建设,加强对农机服务主体的农机装备配置;积极与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协调,帮助农机服务主体落实贷款440万元,全部用于设备的购置。2015年全区共培育了圆桂农机、黄杨农机等1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服务主体共新增装备122台(套),努力提高其服务能力,为农机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