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工匠是大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词汇。在当下,其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代表着敬业、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气质。
现在中国呼唤工匠精神,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太缺少了,特别是在制造行业一提工匠精神,就会联想到德国、日本产业那里去。
中华五千年有太多的能工巧匠,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其工艺在当时也是让人拍案称奇的。为什么到了现在一下子短缺起来了?或许是过去的三十年,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让世界吃惊的同时,自己也慢不下来了,所以也就很难再兼顾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但中国现在的工业规模已经足够大,发展速度也降了下来,是时候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
也有人说,为什么我们强调工匠精神而非工人精神,其中区别在于工匠有独立人格,对自己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带来的精神享受。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会抽离其专注力,自然会浮躁、短视、投机,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确实,仅靠道德感化与宣传,难以形成批量化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家,而德国与日本表现出来的并非是单个个体,而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气质,或者说是一种工作习惯,这种习惯是由一整套严格的高标准的制度长期熏陶出来的。因此,我们今天真正要学的,就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其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条道路不能靠道德宣传,需要机制保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