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央、八月将至,在和煦的微风中,一群统一着装的身影涌入位于徐州的徐工体验厅,用青春和活力打破清晨的宁静——他们是“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的参赛选手,此次应邀走进企业进行现场参观交流。
参加本次现场交流的学生来自四座城市7所高校,带着对徐工的好奇和向往聚到一起
作为徐工年度14项“全球精准公益项目”之一的“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由董事长王民亲自倡导发起,以期“用创新和科技促进人类绿色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更美好”。
大赛自5月面向全球发布以来,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大赛官方网站浏览量破10万,其中国内3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有关注用户,海外浏览用户也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
徐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宪芳代表徐工对各位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通过一天的参观交流,他们可以了解徐工、感受徐工,热爱徐工
“徐工+绿色+创新”是绿创大赛的金字招牌,目前,全球报名数已突破500:在国内,有来自清华、同济、上海交大、华科、矿大等知名院校的学生选手,也有来自北京、长沙、深圳、苏州等地区的知名设计机构;在海外,也吸引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巴西中心大学等高等学府的选手参赛。
参赛选手的参观之旅从徐工体验厅开始
参赛选手的参观之旅从徐工体验厅开始
参赛选手的参观之旅从徐工体验厅开始
参赛选手的参观之旅从徐工体验厅开始,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徐工73年的产业及文化积淀,感受到了徐工“做国际化世界级企业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责任情愫
“相约云端”是本次绿创大赛的最大亮点。7月15日,由徐工和阿里云联手打造的徐工工业云“XCMG-cloud”正式腾空上线,这也是国内工程机械领域首朵工业云。全球的参赛选手都可以通过云平台提交作品,8月,专业的评委会也将在平台上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在线评审,选手和徐工团队也能在平台上进行实时交流互动,获得更好成长与体验。
刘宪芳书记在接受电视台采访
刘宪芳书记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徐工绿创大赛是徐工云平台的绿色试金石,希望在开放的互联网时代,为全球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
“要收获,必须先给予”,徐工云平台也是徐工开放自己的突破性标志,在平台之上,徐工也会陆续开放呈现73年的深厚积累,集聚众人众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实现创新、呈现创新。
在模拟驾驶区,选手们亲身感受到了作为设备使用者的心情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很开心也很震撼
很多远道而来的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很开心也很震撼,同时表明通过徐工绿创大赛让他们实现了学习成长,也更加明白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促使我们更好的面向未来
同时,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徐工高度重视工业设计,2009年成立工业设计中心,2012年就评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在2015年成为业内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形成了以徐工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涉及徐州工业设计所、上海工业设计所、欧洲工业设计室及美国工业设计室等辐射国内外的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工业设计研究体系,每年用于工业设计项目经费超5000万元。
近2年来先后获得中国“红星奖”、德国“红点奖”等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10余项。工业设计领域的展开,标志着徐工进入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崭新阶段。
脑洞大开的未来概念产品深深吸引了同为“设计迷”的选手们
本次绿色创新设计大赛聚焦“环境清洁设备”领域,除此之外,云平台发布的首个技术众筹项目也是聚焦这一领域,充分体现了徐工践行“绿色担当”、带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责任情怀。
徐工组织参赛选手进入垃圾发电厂进行学习参观
徐工组织参赛选手进入垃圾发电厂进行学习参观
徐工组织参赛选手进入垃圾发电厂进行学习参观,近距离见证科技创新和工程机械让世界更美好
作为徐工十三五重点投入发展的战略支柱型产业,徐工环境在2015年应运而生,依托于集团研发平台和自身优势,在环境机械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实现突破,仅在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资源化利用和道路清扫保洁两大业务领域,拥有专利技术7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10余件。
为参赛选手开放了制造工厂和产品展区
为参赛选手开放了制造工厂和产品展区
为参赛选手开放了制造工厂和产品展区
持续很久的深入交流,让选手更加明白徐工的初心,也为选手未来的参赛和创新之旅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考
青春是用梦想编织的世界,徐工给梦想者和创新者以平台和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