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则中华强,产业兴则民族兴。日前,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工业大奖发布了第四届获奖企业和项目,13家企业、9个项目获得这一工业领域“奥斯卡”奖,这也代表了“中国制造”目前的最高水平。
从可以上天的运载火箭到驰骋海洋的航母工程,从绿色低碳到智能制造,从一枚芯片到一片药剂,我们从这份获奖榜单中洞察到大国工业中的创新与匠心、精神与情怀。
一、新能源开发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全世界都在想方设法开拓新能源,但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难以控制、调度是世界性难题。
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世界首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创新工程,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中国高铁“第一速度”的国产齿轮突破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中国高铁被誉为“世界第一速度”。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要求齿轮传动系统轻量化,克服温度的升高。以往,为国内高铁动车配套的齿轮传动系统,全部被德国和日本公司垄断。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的“高铁列车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这方面的突破,实现了中国高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全面自主研制,替代进口产品,占领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制高点。
三、“生命禁区”罗布泊崛起世界钾肥生产航母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在“生命禁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这需要怎样的艰难与勇气?
罗布泊腹地,座落着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硫酸钾生产基地,基地的建成让原本钾资源严重匮乏的中国,成为国际钾肥市场的价格洼地,中国农民用上了世界上最便宜的钾肥。
四、老工业基地传递出的转型“决心”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准东煤,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一条狭长地带煤炭资源,预测储量3900亿吨,以现在我国煤炭年消耗量计算,准东煤足够全国使用100年。
但是,准东煤燃烧时极易结渣和玷污,要想开采利用必须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锅炉技术。
哈尔滨锅炉厂成功攻克世界性难题,通过技术创新,破解准东煤燃烧密码,也彰显出了老工业基地跨越自身发展瓶颈的决心。
五、不用砖头砌,墙可以直接“装配”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住宅采用更薄的墙体,却可以获得比传统砖头水泥砌块更好的隔音性能和保温节能效果,还可以给千家万户提高套内面积。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膏板产业集团——北新集团研制开发的石膏板复合墙体是一种全生命周期的节能环保绿色建材,让墙体可以不用砖头砌,直接“装配”,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建材革命。
六、“中国制造”不可或缺的微引擎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工业的“软件”,与“硬件”一样不可或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面向工业智能装备的电信级实时操作系统”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成功替代了全球领先的智能互连系统软件提供商——美国的风河公司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国家信息安全。
七、当然,“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还一定包括代表经略海洋的航母工程。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以及代表我们对未来、宇宙探索和遐想的中国探月工程探测器系统。
没有见过它们 就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从这份榜单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力量与坚守,韧性与恒心,“中国制造”每突破一步,都是中国经济前进一步的有力注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