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彬:改革创新创造未来中国经济新动能潜力巨大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12-28 08:39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2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既面临经济下行的威胁,又有潜在的通胀压力。各种生产要素成本都在大幅度上升,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大。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问题同时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2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既面临经济下行的威胁,又有潜在的通胀压力。各种生产要素成本都在大幅度上升,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大。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问题同时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日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节上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结构性和周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指出,当前我国经贸、投资、文化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形势方兴未艾,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日渐突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一样,有望更加茁壮地成长。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潜力巨大。

全球总需求收缩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李子彬指出,当前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低迷,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走势分化。2015年是近六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

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领域的总需求也在收缩。首先是城市化的规模发展速度放慢。2000年~2013年,中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万平方公里增长到4.79万平方公里,这13年的增量超过以前51年的增量总和。城市人口由1.7亿人增长到7.3亿人。城市化率由17.9%提升到53.7%。城市的数量由193个增长到658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长到2万多个。今后不可能再有以往过快的增长速度。

第二是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放缓。2000年轿车销售量是60万辆;2014年轿车销售量是1237万辆,增长了20.6倍。2012年以后销量增速开始下降,2015年轿车销量同比增长3%左右。

第三是房地产泡沫影响经济增速。一方面大量商品房的积压和房价快速增长并存;另一方面城市里仍然有大量的低收入者没房住。近几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由年均20%的增速降至2014年的10.5%、2015年的1%。

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在收缩,对钢材、水泥、建材、煤炭、石化、玻璃、家电、家纺等工业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使得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由2000年~2011年年均增长11.3%,下降到2015年的5.9%。工业增长下降了近一半,围绕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在萎缩,这个局面短时间不会改变。

李子彬指出,三十年粗放式快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矿产等资源瓶颈制约更加突出。贫富差距、地区间差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在增长。必然要求去掉过剩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降低污染、降低消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今后亟待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李子彬指出,引领新常态的主线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应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分业施策的专项方案,引导过剩产能主动退出。要妥善解决职工安置、生活保障、债权债务解决方案等突出难题。要积极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这是地方政府和僵尸企业本身绕不过去的坎,加强引导和支持,分策解决。

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一是着力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重点打造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的有效性。二是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加快与国际标准并轨。三是夯实工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制造业的“四基”能力薄弱问题。

同时,我国还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一方面,大力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的有效性。集中成体系的解决一批智能芯片、高端成套设备制造、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夯实我国现代工业、现代化国防的基础。

另一方面,要缩小企业产品与消费者需求之间较大差距,生产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近几年,中国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数超过一亿人次,在境外采购高档化妆品、箱包、服装、手表、首饰等消费品,每年花费超过一万亿美元。若这些钱留在国内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一个百分点。

从外贸和投资转向国内消费为主导

李子彬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基础和最终动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拉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一般在60%~65%,而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990年的52.4%,连年下降,近十年一直在46%~49%,造成我国低收入人群数量比较大。因此从长远看,必须改革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的能力,建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这些年一直存在内需难以扩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又一直没有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国内经济由于结构性和周期性原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创新驱动、调整结构、升级转型处在关键时期。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我国有近14亿人口,国内市场很大,人才红利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府职能的转变、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农村和农业体制的改革,正在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子一步一步的深化。未来我国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各种困难,保持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科技水平、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迈向中高端。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