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制造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物联网、云制造,不断有这样的新概念出现在制造业,而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们也在制造业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据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了解,最近马云的一段讲话很火,网络、微信的点击和转发率很高,其主要内容是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预判,以及对制造业的一些展望。
在讲话中,马云预言了一个“新制造”的概念。
什么是新制造?在马云看来,就是“互联网+、人工智慧智能,出现在移动、数据、地理位置上的智慧制造。”也是“C2B,以消费者引导的生产制造”。
马云实际上勾勒的是一个“智慧工厂”的概念。
什么是智慧工厂?这在制造业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鲜话题。在理论和实操层面,都有一些现成的案例。智慧工厂从概念层面去理解,是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柔性化、可视化等一系列概念的综合,是智慧生产。订单的动态调整、监控生产、预测性维护、流程优化等都是实际层面的操作。智慧工厂还生产产品,那就是一些企业推出的解决方案。
对于制造业来说,我们现在更感兴趣的不是去讨论“新制造”或者“智慧工厂”这样的概念,而是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回望一下新事物产生这短短几年之间我们的企业都做了些什么,有没有搭上新事物这趟快车。对于制造业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外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现在就来跟随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一起探析。
一、智能制造已是行业大势所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打破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僵局,最关键的是要在领先技术上进行创新突破。”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被人‘卡脖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只有破解‘空心化’、智能化这两大世界级课题,中国工程机械才能真正站上‘世界之巅’。”
湖南智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举行 中联重科智能制造成果受瞩目
1月7日,由湖南大学主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持的“中国(湖南)智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举行。会议深度探讨了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湖南省在迈向智能制造强省中从顶层设计到企业实践的相关情况,旨在共同解读前沿政策与市场需求,打造政、商、学高端智力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南制造”,推动湖南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湖南大学副校长陈收主持本次论坛,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殷林波、多家制造企业代表和湖南大学师生共计30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活动。会议邀请了七位论坛嘉宾围绕湖南智能制造的发展各抒己见,分享了政府、高校、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规划、研究及应用实施经验。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出席活动并作为论坛嘉宾做主旨发言。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论坛上,孙昌军作了题为《互联·物联 打造新型产业生态圈》的主旨发言。介绍了目前中联重科在智能制造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与会嘉宾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中联重科作为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升级。孙昌军表示,中联重科智能制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设计制造智能化的产品以及通过“互联物联”重构商业模式。
“从2014年底开始,我们着力推进产品4.0工程,用模块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打造智能化产品”,孙昌军介绍说,模块化平台作为智能化产品的第一个核心,充分运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将产品的各个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最后再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组装”,犹如搭积木一样,组合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产品,“模块化使得研发更快,平台不同产品之间零部件的互换性更好,利用率更高,大幅降低了成本”。
产品智能化则是另外一个核心,其致力于让产品实现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通过在设备上加装传感器,让设备有“大脑”,能感知外部信息,会主动思考,这对于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提升施工质量、保证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孙昌军表示,“中联重科智能化产品拥有了‘大脑’,就可以释放洪荒之力。在维修服务方面,将原来的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服务,大大缩短了设备的停机时间,为客户提高了效率”。
在实现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后,中联重科以此为基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互联物联,对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颠覆式创新,打造与客户共同分享、互利共赢的新型产业生态圈,重构商业模式。孙昌军说,目前中联重科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物联网云平台,在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也能对回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中联重科开发了一系列的管理平台和app工具,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与客户的互利共赢。依托这些服务,中联重科将实现从“做设备”到“做设备、管设备、养设备”的深度延伸。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开始发力,制造强国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孙昌军表示,去年12月,马凯副总理视察中联重科,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很重要,勉励企业继续深入推动创新。中联重科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打造竞争新优势,履行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使命,为工业强省和中国“智造”闯出新路。
在随后的讨论与互动环节中,在座的企业代表、师生们争相提问,共同探讨了企业如何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指南,开展智能制造项目,政、商、学如何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湖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与互联网融合更加紧密
‘互联网+’犹如一声春雷破空而出,开启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闸门。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在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拥抱‘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无疑是帮助企业破局新常态的一个重要选择。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的形态: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等环节中扩散、应用的过程。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传统业务的在线化、数据化、服务化,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
在互联网+让信息化回归’信息为核心’的本质。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它天然具有全球、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使得信息、数据在工业社会主义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形态发展的新源泉。
传统方式多是由供到销、推动生产,其主要特点就是由内而外,先企业、后客户,而互联网方式则是由需到供、逆向拉动;其主要特点就是由外而内,而非先企业、后客户。所以说,互联网+传统行业’,绝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需要利用新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盘活产业活力。企业不仅需要关注技术,更要关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如何盈利,如何通过信息、企业资源和技术的创新组合,来构建独特的客户体验,并获取创新成果。
‘互联网+工程机械’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模式,要么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要么是把别人做过的事情换一种别人想不到的方式去干-徐工信息总经理张启亮如是说。
互联网+工程机械’的发展方向
1.互联网+虚拟现场
解决在线体验、强化客户感知,提供设备操作技能培训,虚拟与现实互联解决无人驾驶作业问题,降低劳动强度。
2.互联网+产品智能化
产品故障自动恢复能力,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后,设备本身或外协具有故障判断和恢复能力,延长设备健康时长。
解决施工现场的精细化、协同化作业问题,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施工标准,并且节能降耗,保障效益的最大化。
3.互联网+定制化能力打造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应用,工业标准化和流程化设计和制造能力提升,将朝着个性化产品定制方向迈进。
4.互联网+后市场空间拓展
基于大量的设备保有量,将会支持设备售后施工、维保、维修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拓展后市场利润
5.互联网+打造以客户为中心
以生产厂、供应商、代理商参与的全新的商务模式,打破工程机械企业内部资源和分工模式,形成与客户一体化的大市场格局支撑能力。
6.互联网+打造二手设备交易平台
盘活二手设备交易,完善设备再制造增值市场。
互联网+上的探索和尝试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成为互联网企业’,在这些预言推波助澜之下,电子商务成为很多企业转型升级的’标准配置’。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74亿,调查显示,约92%的消费者都曾有过网购经历,网络购物这种消费模式已经趋于大众化。今年前7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9363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6141亿元,增长37.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7%,电子商务正在逐步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军’。
按照传统渠道工程机械的营销、服务模式:制造商-经销商、办事处、代理商-营销、服务人员-客户。
五中全会“互联网+工程机械”能飞起来吗?
中间流通环节太多,且对流通环节的管控失效,降低了工厂的利润,不能及时获取客户的诉求,容易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下降;没有充分重视产品运行大数据、客户大数据,服务手段陈旧,不规范、不具备痕迹数据的保存能力。
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抓手,以整机厂为中心,将供应商、代理商,直至客户,全部贯穿在一起,平台与内部系统作数据打通,整机厂直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构建一个统一、共享的、数字化的电子商务生态圈。
数据在云上
数据管理平台让数据孤岛的整合变成现实让大数据的潜力得以发挥。搭建统一的虚拟化、云计算平台,将物理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抽象成各种资源并池化,对池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通过私有云平台,整合企业服务器环境,部署虚拟化基础架构,实现对内部资源池的各类资源进行注册、分配、部署、更改、回收、监视、统计、删除等管理功能,通过各种互补的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解决方案。
把企业核心业务信息系统部署到云平台上,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企业管控能力,同时把各信息系统的数据价值挖掘出来。
‘互联网+工程机械’已然以’闪电侠’的姿态闯入人们视野,未来,谁具备随需而制、随需而至的能力,谁将最终抢占市场。
三、节能环保、绿色制造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
自从2015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出现下滑态势,可以说是进入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寒潮期,不仅企业新生产的设备难以卖出,对于购买了新设备的客户而言,也是工程项目减少、回报率低,甚至完成的项目款项难以收回。所以专家预测,现在以及未来短时间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如今美国以及欧洲的经济复苏也没有看到预期效果,因此工程机械行业不得不开始进入一个调整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过去几年工程建设带动着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由于对工程机械产品排放要求一直比较宽松,使得市场上大量充斥着高排放的产品,已成为我国目前环境的沉重负担。近年来,海外发达国家对工程机械产品的节能减排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这对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用户对工程机械能耗指标的关注程度日渐增强,节能成为新产品研发的重要课题。从近几年推出的系列新产品来说,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工程机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无论是从减轻环境负担,还是打破对外贸易壁垒等方面考虑,节能环保、绿色制造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的口号影响了不少国内大中企业。比如龙头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通过自主创新以及收购国外先进企业大幅度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专利数量也不断增加;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减震降噪方面取得成果,机械能耗最高降低十几个百分点,减震降噪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取得成效;企业开始高度重视售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节能先锋山东临工开启“国三”新时代
从“国二”到“国三”的跨越从技术层面看似相对简单,却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影响,节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将成为升级“国三”成败的关键。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以节能产品闻名于世的山东临工具有丰富的节能技术研发经验,当全行业正在努力迈入“国三”的时刻,山东临工早已成为首个装载机既满足四阶段排放标准、又一次性通过欧盟与北美CE认证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前两代节能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基础建设大潮的基础上,山东临工全线产品提前满足三阶段排放标准,领衔了工程机械大节能时代。
节能先锋山东临工开启“国三”新时代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山东临工首先开展了节能减排的技术研究,2007年,山东临工正式启动节能减排研发项目,并于2009年8月成功推出第一代节能装载机系列产品,节能效果达到10%以上。第一代节能产品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可与客户广泛好评,在不到1年时间里,产销过万台。2012年推出的第二代节能产品更是为山东临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典的节能产品。
山东临工——L968F型装载机
2015年9月22日,在工程机械行业盛会——BICES2015期间,山东临工正式对外发布L968F型装载机、L956F型装载机和E6360F型挖掘机三款“F系列”主打新品,标志着山东临工旗下一百多款装载机、挖掘机整体升级至“F系列”,全线产品满足三阶段排放标准。
在本次推出的“F系列”新品中,挖掘机均采用进口Tier3发动机,使高效动力与节能减排完美结合,同时具备低噪音、高可靠性等优点;液压及泵控系统全面升级,准确性、灵敏性与自动化程度明显提升;在人机交互方面,导入GPS定位与远程监控模块,极大方便了机主的统筹管理与诊断维修,从管理上提升工作效率,以避免空驶来减少排放。和上一代产品相比,“F系列”挖掘机性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与整机寿命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斗山9C系列耀世登场节能高效引领环保先锋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门槛渐高,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格局争夺也由产品经济耐用向着智能环保方面不断调整。“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已经渗入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另一方面,国内用户对挖掘机械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产品效率、油耗、维修、残值等指标非常关注。
斗山9C系列耀世登场节能高效引领环保先锋
对此,斗山工程机械相关领导表示,挖掘机行业普遍采用电喷发动机替代原有直喷发动机的目的,绝不仅是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油耗那么简单,之所以业界认同电喷发动机是行业未来,其更核心的意义在于围绕电喷技术有着一系列的智能控制新技术得以应用,只有智能化控制的电喷才是达成使用成本降低的关键。
为了开发出世界顶级水准的智能电喷产品,斗山工程机械集结全球技术研发力量,成立了全新的技术总部,致力于功能更完善、品质更精良以及更加环保节能的产品开发。此次斗山新推出的9C系列产品,前后历经3年的开发流程,采纳收集了客户的建议和评价,经过8道质量管理监测流程,集合研发、营销、生产、服务和采购各部门的智慧和力量,并且经过客户在实际工况下反复验证,才得以成功推出。
智能化、更节能,法士特重型变速器技术升级
今年初,法士特S系列变速器的生产线通过验收,作为一个法士特用来对标欧美、面向国际研发的系列全新高端战略产品,S系列变速器正式开始量产,这款产品低噪声、高舒适性、大扭矩、更节能的设计定位,显示出我国重型变速器市场需求的转变:从过去注重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转向更节能、更舒适。因此可以这么说,S系列变速器的量产,对法士特关键动力总成结构升级和品牌竞争力提升,推动重型变速器领域技术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S系列变速器为全面对标欧美变速器标准、适应整车厂新一代高端商用车型而开发的全新平台型产品,其噪声水平、操控性能、可靠性等综合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法士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S系列变速器具有速比级差小,燃油经济性好、爬坡能力强、整机适应性强等优势,可以说是目前重型变速器领域的佼佼者。
国内客户最需要什么样的重型变速器?准确掌握客户需求并提供差异化产品的能力,已成为变速器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在重型变速器这一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的法士特对此深有体会。法士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内用户对重型卡车操控方便性、驾驶舒适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与日俱增。
鉴于此,法士特采用双中间轴技术、全斜齿设计表面强化技术等,使S系列变速器空载噪声不超过80dBA,齿轮承载能力比现有产品提高约20%,同时采用全铝合金压铸壳体来达到轻量化目的。标配模块化设计的气动换挡助力器具有良好的操控手感,实现了重卡变速器“轿车化”换挡,大幅度减轻驾驶疲劳度,提升驾驶舒适性。
具有舒适和操作简便等特点的S系列变速器不仅让用户纷纷“点赞”,其节油能力强也是此款重型变速器的重要优势。有数据显示,在改装市场中,东风天龙用户配装法士特C26JSDQXL220TA超速挡S变速器后,节油效果明显,平均提高燃油经济效率3%~6%。如果单车年运行12万公里,每辆车每年可节约燃油费12000~24000元。在目前运输行业竞争激烈的状况下,燃料费用已成为用户选择产品的关键因素。
“声明:本文系慧聪工程机械网独家稿件,版权为慧聪工程机械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慧聪工程机械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