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未来我国将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对“双创”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包括出台和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给予必要的创业补贴,以及改善公共服务政策切实降低创业企业的经营成本等等。对此政府有关部门作出了积极回应,强调“双创”在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意义,未来将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
“双创”战略效果逐步显现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创业投资领域募集资金量,去年是前年的1.79倍。目前,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在全球主要国家当中位于前列。
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0粗赋觯八础痹诜趸笠怠⒋鸵怠⑻嵘担贫└嘟峁剐愿母铩⒈3志迷诵性诤侠砬洹⒋俳米蜕斗矫娑挤⒒幼胖匾淖饔谩5鼻熬鸵档男问剖俏取⒑茫源恕八础逼鹆撕艽蟮淖饔谩?
首先“双创”孵化了大量企业。去年我国每天新设立的企业是1.5万家,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等,每天是4万多家,市场主体在“双创”的促进下迅速增长,全国市场主体去年年底已经达到8700多万户。此外双创带动了就业。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了240万,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了18.7%。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明显提高,去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参与分享经济、网络经济服务的人,都是几千万为基础,最活跃的分享经济、网络经济都和“双创”密切相关。还有“双创”提升了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8%、10.5%,比整个规上工业的增长率6%高出4个多百分点。最后是“双创”平衡了供需,顺应了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提供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服务,扩大了有效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
商事改革促进“双创”发展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指出,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但当前此项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协调推进得还不够,便利化的程度还有待于提高。据介绍,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前置审批还有34项,后置审批按大类算将近300项,所以有一些企业拿到执照就可以经营了,但有一些企业则较为波折,这样的监管就容易出现“真空”。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有一个评估体系,分九项指标,第一项就是企业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促进我国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我国仍然处在世界189个经济体当中的中游位置。尽管现阶段我国营商环境改善了不少,但对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改进余地。二是,市场监管还不到位。改革的成败主要看监管。如果树立起好的信用体系,改革就取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现在“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这个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实。三是小微企业的环境仍然需要改善。小微企业在起步阶段,企业的经营、用工、融资等这些问题,都将是今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努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宁吉0幢硎荆」芪夜律杵笠祷钤径任?0%已经较高,但创新创业当中也存在一些初创失败的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难以避免的问题。当前,政府部门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力支持创业、宽容创新失败,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气氛。
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要从五个方面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来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改善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这个要求,就是要激活个人和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强化基础,再建设一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鼓励企业和单位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发挥好国家和地方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特别是要鼓励企业更多增加研发投入,国内比较好的企业,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都是主动增加研发经费的,不仅销售一批产品、生产一批产品,而且研究一批产品、储备一批产品。通过“双创”推进,现在像深圳的一些企业,营业收入当中研发比重都达到了5%以上,有的企业更高。所以,这就能够真正发挥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弥补短板,抓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尤其是要重视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高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是培育新动能,推进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战略,支持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五是要加快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讲质量、讲技术、讲标准、讲品牌、讲知识产权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途广阔,潜力巨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