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工业文化 助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7-04-06 08:54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在湖北省武汉市组织召开工业文化发展工作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副司长钱航,湖北省经信委副主任王建民,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等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湖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在湖北省武汉市组织召开工业文化发展工作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副司长钱航,湖北省经信委副主任王建民,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等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湖北、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厦门等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代表,就各地开展工业文化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交流。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着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对工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发展工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多次就培育工匠精神、构建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制造2025”作出批示。苗圩部长也多次强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仅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2016年9月,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因此,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内在要求。

当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其它工业强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全方位的竞争。在当前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固然需要努力跟踪、研发和运用智能硬件与数字化信息系统,但研究和学习世界制造强国成功经验背后的文化因素,更是当务之急。工业文化以工业物质装备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充分发挥硬实力的载体作用,推动软实力的延伸与拓展,促进其相互渗透与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优势与最佳效能,是新时期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内在要求。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不单是产品、技术的竞争,更是文化影响力的竞争。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的文化基石和软实力,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现阶段工业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我们必须在注重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弘扬优秀工业文化,推动软实力稳步提升,两者共同发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我国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

在制造强国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传播中国工业价值观,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培育国家工业品牌,增进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

工业文化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通过大力发展和弘扬工业文化,让科学理念、工业精神在人们心里扎根,培育劳动光荣、创新光荣、创业光荣的社会氛围,培育尊重科学真理、崇尚一技之长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营造创新氛围,是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工业文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一些行业或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例如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孕育了三线建设、铁人精神,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一系列先进工业文化典型,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中国特色的精神宝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单位和英雄模范,也留下了大量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但在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工业文化发展仍然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相较于工业物质技术,工业领域的文化建设偏弱;二是全民工业文化素养不均衡。目前我国存在着一定的“重商不重工”的心态,相当部分的制造业从业者缺乏诚信、专注、创新、社会责任意识等;三是工业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合力。

为此,在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和指示要求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在广泛调研并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2016年12月,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发布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抓好重点认真落实《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内容十分丰富,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举措,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需要逐项细化落实。

一是做强做大工业文化产业。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遗产、工业旅游等都是工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文化作用最凸显的领域。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推动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开展工业遗产认定试点,推动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鼓励各地利用工业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注重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推动工业文化与数字媒体、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

二是大力弘扬中国工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精神动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大国工匠”标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鼓励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重要领域技能大赛、创业训练营、行业领军人才培训等活动,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传播创新精神,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支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三是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着眼工业文化自身建设,加强工业文化基础研究,特别是开展工业文化对工业软实力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支撑作用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业文化理论体系;开展工业文化资源调查,梳理和挖掘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工艺美术等资源,建立工业文化资源库,加强各类资源的统筹协调。

四是加大工业文化传播推广力度。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扩大工业文化宣传;支持创作工业题材的文化作品;强化工业品牌服务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品牌;推进落实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的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工业,推动国家工业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五是推动相关保障措施落实。培育一批工业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批工业文化领域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等政策的协同,鼓励各类资本设立工业文化发展基金、各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文化发展;鼓励各类机构在创新设计、工业遗产、质量品牌等方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序推进工业文化城市、园区和企业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具有广泛影响的工业文化活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强调,今年的重点工作是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首先是开展工业遗产认定评价,将在今年年底前,发布一批工业遗产名录。

产业政策司副司长钱航表示,工业文化是一个新的政策领域,我国工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需要创新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完善。希望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作为。不仅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还要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抓好文件宣传解读。同时,鼓励先行先试,推进试点示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引导和加强各主体之间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强化保障措施,因地制宜地把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