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又一次成为焦点,这回是在环境产业。
2016年,刚刚独立一年有余的徐工环境公司,销售收入突破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成为中国甚至全球环境产业增长最快的公司。而从市场占有率上看,在扫路车、洗扫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等三大类产品上,徐工环境已经进入业内前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已经是徐工环境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标签。尽管2015年8月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才正式宣布成立,但3个月之后,也就是2015年11月,总投资6.57亿元的徐工环境产业基地就投入使用。在接下来的2016年,徐工环境新产品、合资行动、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一系列垃圾资源化运营项目、环卫机械化作业服务项目等,接踵而来。
2016年年底,徐工环境发展再获“加码”——徐工机械发布公告,计划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4.3亿元,投入到环境产业“智能化压缩站”项目。
不断延展完善产品线的同时,徐工环境顺势高位切入设备下游,向环卫运营服务、环境污染治理和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全力进深,全面发力“环境保护产品销售+环境污染治理服务”两大主线。
对于这个新兴板块,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这样定位:“徐工环境公司是徐工集团转型调整的重要一环,也是徐工全新的、有力的发展驱动极之一,是徐工战略业态和增长的新亮点。”
宏大的目标转化为数字,“2020年,也就是三年之后,徐工环境的销售目标是100亿元人民币。”徐工环境总经理刘庆东说。
徐工环境产业基地
在新领域打造一个超过百亿的环境产业业务单元,“挑战有,但机遇其实更大。”刘庆东不掩自信。
据统计,目前中国环境产业大盘规模总量大概在4万亿,而其中参与企业在3-4万家,但其中绝大多数规模有限,单体规模超过1亿的企业,数量极少,超过10亿、20亿的更是屈指可数。从2016年的业绩上看,徐工已经跻身“金字塔上端”。“利用集团在研发、产品、制造商上的实力,用徐工的品牌和集团整体业务规模做背书,徐工环境能够更游刃有余地开发更适用、更有针对性的产品,能够整合利用更优势的产业资源,和用户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系统用户、政府用户构建深度、持续的合作,在一些大型项目上实现长期共同发展。通过这些传统优势加上模式创新,2020年再造一个百亿板块,并非难事。”徐工环境内部,各个部门对此有着一致的信心。
成套化
环境产业是一个极其宽泛的领域,产品众多,工艺工法各成体系且相当复杂,更有不少属于前沿技术。
在这个庞杂浩渺的产业,徐工环境当前的定位相当清晰,“我们在产品线上,主要的目标是环卫机械、固废处置设备和土壤修复设备。”刘庆东说。
但即便如此聚焦,徐工环境产品依然有7大系列,接近90款不同设备,包括垃圾收转运设备、道路清洁成套设备、除冰雪成套设备、餐厨垃圾处理成套设别、机制砂石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垃圾后处理成套设备以及土壤修复成套设备。除了最常见的,在马路上穿梭往复的扫路车、压缩车、垃圾转运车之外,还包括能够每天清理数百吨生活垃圾的大型处理站,以及一些游走在地下,能够从几十米深处“瓦解”污垢的管道疏通清洗设备,甚至还有可以轻松窥见地下气管、电缆的检修设备。
虽然环境产业的参与者多达几万家,但绝大多数设备制造商都仅仅专注于某一个领域,鲜少有企业能够覆盖如此之多之广的产品线。当然除了全面覆盖,宽幅介入之外,徐工环境新产品,尤其是针对性、特定需求的设备,从开发到投产到实际使用的周期,在业内也是少有的“快”。“中国市场大,市场需求多样而复杂,不同地区产品的差异化很明显。在这里不仅需要常规产品、传统产品,还需要很多新产品、特种产品。尽管环境设备和工程机械存在不同,但很多基本原理可以通用,利用集团的平台,徐工环境在推新品、满足市场需求上,反应很快。而且随着产品线的完善,成套化正让徐工环境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刘庆东说,“毕竟,现在很多系统用户,尤其是市政领域的政府采购客户,他们希望得到的是整体、高效同时又便于管理的成套方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徐工环境,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一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