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打造了电话催收团队,他引领信息化职能助力企业管理提升,他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完成了预计不可回收法务案件一年降损一个亿的艰巨任务,他开启了工程机械资产管理未来走向的棋局。外人眼中,他是个很有办法的人;团队成员心里,他是个不知疲倦的人。他就是徐工金融服务事业部经营风控总监、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景亚。
【光荣劳动者】徐工马景亚:始终坚守的“四不精神”!
用一年的时间,降损一个亿
在集团公司法务案件专项督办中,有一项是预计不可回收法务案件,这些都是多年的历史陈案,是判决胜诉之后也难以执行的难案死案,追讨难度极大,是绝对难啃的硬骨头。
面临这样的困难案件,他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授命分管法务工作,义无反顾地接过了这副担子,并立下了“用一年的时间,降损一个亿”的军令状。这个在别人眼中不可完成的任务,却在他分管法务工作不到11个月,就圆满地完成了。
背后是付出,他深知自身专业性不足,在案头和床头,都放了几本厚厚的法律书籍,到处可见折过页、划过笔、写过字;每周七天最多休息半天,每天下班少有8点之前离开公司的时候,下班也带着一些资料回家再研究。他提出“不惧难案,不弃死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四不精神”,并和他的团队一起坚守、笃行。
细处见真章,他可以清晰的记得公司上百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姓名、受理法院、承办法官姓名、案件进展阶段、下一步计划乃至案件保全清单里的具体内容。员工私下说,虽然马总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调度工作很专业,记忆力好而且方向感强,如果不做好功课,很轻易会被问住。他常和同事讲,什么叫“忠诚信用”,这个就体现在平时,作为应收账款的从业者,把本职工作做好了,在一些事上守住防线、维护企业利益,就是对企业忠诚,否则就是不忠诚。
【光荣劳动者】徐工马景亚:始终坚守的“四不精神”!
每个工作职能都为企业运营作出贡献
他历任业务经理、市场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经营管理部部长、经营风控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无论哪个职能领域,他都能使这些部门这些职能得到有效提升。
任业务经理,他把区域逾期率控制在3‰以内;在市场部,他一手打造了融资租赁的电话催收团队;管信息化,从系统上线到系统一次次的自主开发完善,在他持续高标准严要求下实现;管资产管理,他带领这个职能从无到有,开创了众包拖车、4+8催收、委外催收等一系列工作模式,取得历史性突破;管法务,他提出“项目制+人单式+预算计划管理”的模式,实现了法务管理由粗到专……
他带领的团队作风硬朗,加班是家常便饭,甚至通宵加班都是常有的事。他对于他负责的各项职能的要求标准都一样,并一直以身垂范的践行着。他一直强调,部门每个人所负责的职能必须以积极的、可量化方式不断证明自己可以为企业运营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政如农工,日夜思之,近乎偏执的笃行
他分管领域多而杂,正常的工作时间里已使得他分身乏术,他索性开启了“一天两调”的工作模式,白天调度一次,晚上十点左右再通过微信或电话调度一次,有的时候会持续到后半夜,这种工作状态一持续常常就是几年。
高强度的工作对他来说真的是家常便饭,聊天时他说,平常一周上六天半的班,偶尔哪天要是一整天都呆在家里,会感觉到不舒服,甚至没精神,一到办公室就有精神了。
他就是这样近乎偏执地要求着他自己和他的团队,一定要把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极致,做到对公司、集团有贡献,做到部门有公信力。他是“笃行”的信徒,他曾写过一篇名为《为你写诗》的诗歌,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我是自己的法官
判我静于自己的灵魂和信仰
其他能拿走的,我都愿意给。
【光荣劳动者】徐工马景亚:始终坚守的“四不精神”!
这是他的信仰,鼓舞着他,推动着他。他是浩然徐工大军中的一个个体,在徐工的营销战线、技术战线、生产战线、管理战线……一个个这样的个体在不断演绎和诠释着徐工的文化信仰和工匠精神,哪怕他们不事生产,他们也都是“工匠”,他们都是笃行的信徒,以拱卫的姿态升华徐工的价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