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和创新水平。而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最高的板块之一——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不断加速布局海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地区研发中心。
目前,进入“全球产业20强”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中,包括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几乎都在欧洲建立了研发机构;不过,从年报和各类公开信息看,有些研发机构,很大程度上说是辅助企业在欧洲、美国开展本地化制造的技术支持部门。
那么,那些已经成为企业“全球研发中枢”,并在加速将全球领先技术,导入应用到中国,并且在不断孵化真正的“中国创新”的欧洲研发中心,究竟什么样子呢?
2017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一行5人,在中国最大、全球前十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副总裁吴江龙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徐工欧洲公司。参观研发基地后,苗圩部长对徐工自主研发的各种核心高端零部件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中德两国管理团队和工程师的协作,对徐工提出的“三个In”——投入((Investmen)、创新(Innovation)、融合模式创新(Integration)等,表示肯定。
全球范围内,过去十年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快速发展。从规模上看,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地。从产品上看,近年来,中国诞生了一系列在高度、吨位上屡创世界纪录的产品;与此同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技术上也同步提升,甚至一些技术指标,已经超过国外领先品牌。
但硬币的另一面,从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角度看,不论是在中国市场发展,还是海外推进的过程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势需导入、利用全球最领先的研发资源,在技术、产品以及核心配套体系上加速瓶颈;而这也是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2025》落地,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需求不足的必经之路。
此次工信部高层视察的徐工欧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徐工集团收购德国FT公司、荷兰AMCA公司,整合全球领先产业资源基础上,投资建立的首家海外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选址德国,实属必然。一方面,德国是工业革命4.0的发源地,在产品、技术、制造管理等方面,堪称全球标杆。另一方面,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地区,拥有世界上最成熟、最先进的核心配套体系和相关资源,而这恰恰能够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突破历史性顽疾——以液压系统、传动系统为代表的高端核心配套缺失,提供切实助力。而事实上,在欧洲研究中心运营的这几年内,徐工已经在此开始释放和突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最重要的板块——装载机领域,徐工利用欧洲研究中心的有力支持,成功开发了配套最新的高端V系列装载的ADP系统(功率自动分配节能系统系统),推动中国装载机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大型化升级。
此外,通过导入欧洲领先研发资源,徐工在核心零部件开发制造的速度、能力上,全面提升。欧洲公司成立初始,徐工就实现了8天内完成5台阀体加工、2台套总成装配、1台总成试验。利用已经对荷兰AMCA和德国FT公司的彻底整合,徐工成为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制造全系列高端液压配套产品的制造商,并在一直制约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高端液压元件领域,形成了液压油缸、液压系统、液压软硬管、液压阀、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全系列液压元件研发生态圈,完成了从8吨到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油缸、5.5吨到400吨挖掘机油缸的全型谱配套。在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全球最严苛施工环境中,徐工的核心配套体系,成功对接全球领军品牌主机产品,并在实地比拼中,表现不输甚至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未来,不仅在高端液压部件领域,在整个配套领域,徐工将展开全面布局,全面攻关,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贡献一个完整的、全球领先的核心配套链。”王民表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