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订单形势持续回暖,卡车公司车身部全力抢抓机遇,持续提升质量,一线职工积极投入大月生产和“质量月”活动中,实现质量和效益双赢。在此,汇聚其中三五个一线员工用心工作的身影和事例,正是有了他们的“质量提升,从心开始”,才有了“质量月”活动的成效,才有了我们的产品质量走在上升的通道上,走进用户的心里。
多流一把汗,多创一批优质车
“徐哥,夜空蓝的车下线没有,检验数据合格吗?”车身部涂装一现场分部副主任王娟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个“徐哥”就是质量工程师徐晓光,一位做起事来相当细心的青年职工。
过去,面漆的流淌、漏清问题属于出现频率较高的缺陷。在日常的工作中,细心的他将出现流淌、漏清问题较多的部位进行统计、并拍摄照片,制作出相关培训资料下发至相关工位。为了找到缺陷产生的根源,彻底控制该问题,他经常去喷漆室观察,找到了原因,不严格按照“湿碰湿”工艺喷涂,成为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因此,徐晓光对所有需要人工喷涂的部位进行面积测量,按照工艺要求的喷幅、走枪速度等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喷涂一辆驾驶室所需的工艺时间,通过该时间给喷漆工制定了喷涂位置,并制作出了《涂装一现场分部喷涂位置定制图》,防止了喷漆工由于抢时间等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流淌、漏清问题,使该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大月生产期间,一线员工每天都对接班生产,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徐晓光看到眼里,记到心里,以实际行动深入现场帮产,同质量门检验人员对面漆下线驾驶室检验、记录,对突发、重复性质量问题及时反馈,避免批量问题的发生。他带领的质量门检验人员一直坚持“质量在我心中,标准在我脑中,工艺在我手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
质量把关一把手,机器人的“好朋友”
车身部涂装线上高精尖设备多、工艺复杂,对工程师的要求也很高。在张绍鹏看来要想喷出高品质的驾驶室,必须先和自己所负责的设备搞好“关系”,否则,它根本不会任你摆布。工作中,他已经把设备看作自己的“好朋友”,对其细心呵护、精心操作,不断挖掘其潜力,用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好的产品,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产品的高质量来自精心操作。
“鹏哥,你说怎么就那么邪门,这机器人出了问题你来看看准好,我改天要弄张你的画像放到洁净间里。”机器人操作手小王开玩笑的说。玩笑归玩笑,说起这机器人有时候还真是“有脾气、有个性”。随着驾驶室车型、颜色的增加,各种油漆颜色的配方与特性也不尽相同,当初安装的机器人系统、工艺标准化文件有些不适用于新车型、新颜色的需要,有一些颜色在进行换色清洗时很容易清洗干净、但是有些颜色会需要消耗更长的清洗时间和清洗材料。
如果使用同一套清洗换色的程序的话,会造成时间和清洗稀料的浪费。长时间的使用造成齿轮泵磨损,实际出漆量会小于设定值,导致车身膜厚降低,影响驾驶室外观质量。
为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目的,张绍鹏积极组织班组成立“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对喷漆机器人清洗程序进行优化改进,使机器人涂装系统清洗的更彻底;提高了上漆率和降低了涂装机被污染频次。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喷涂产生的漆点、颗粒等弊病,从而达到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节约能源、提升产品质量效益。用张绍鹏的话说:我们的机器人要用心去交流,你对它好,他就不会为难你。
好品质,做出来,不是检出来
“现在不管是公司还是我们车间一直在强调质量,其实我认为质量不仅是部门的事,还是我们每一名员工的事。不要认为质量月只是一个月,它只是刚刚开始,目的就是让大家要形成月月质量月,日日抓质量的好氛围...”底漆班班长马越正在带领班组成员开班前会。
马越是涂装一现场分部底漆班班长,负责整个底漆的生产统筹工作。底漆是涂装车间的第一道生产线,这对于涂装质量控制具有关键作用,现有设备100余台,底漆参数变化对产品质量影响非常明显且易受各种外界因素制约。但这位年轻的班长总是这样说:我必须把好第一道关,不然合格的驾驶室从哪里来。
他拿出了一个小本,把问题进行整理,做好详细记录。每一次他遇到的关于底漆方面的问题他都会记在这个小本上,上面清楚的记录着每一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怎么处理解决的、最后效果怎么样。这真是一本“宝典”,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他站在电泳下线工位对身边的人说:“看着一辆辆合格的驾驶室下线,就像看到丰收的庄稼一样,心里满足、心里得意。”多么恰当的比喻,让我们听到了最真诚的心声。
这就是我们的一线员工,质量观念在心中,质量水准在手中,用心做好每天平凡的工作。每天工作虽然辛苦,但无论有多少任务、多么辛苦,他们都一丝不苟,敢于负责,因为客户的满意是他们永无止境的追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