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国际金融》杂志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与全球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的未来》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报告指出,“一带一路”与全球对基础设施建设有巨大需求,但资金缺口巨大,且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以及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因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和运营周期长、外部性强等特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甚至是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势在必行。共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不能缺位。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努力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国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中国方案”,有助于帮助其他国家在基建过程中避开中国过去所遭遇的严重环境压力,为全球基础设施绿色化、实现低碳的发展机会提供极具价值的经验。
报告指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缓慢而需求巨大,尤其英美等西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低迷,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更是十分严重。OECD测算,受城镇化、人口增长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推动,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需求将达65万亿—70万亿美元。世界银行报告预测,发展中国家每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约1万亿美元,但要想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满足未来的需求,估计到2020年之前至少每年还需要增加1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指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若保持现有增长势头,若将气候变化减缓及适应成本考虑在内,此预测数据将提高到26万亿美元(每年1.7万亿美元,相当于11.6万亿元人民币)。全球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在投融资需求。
报告强调,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国家制度优势、不断完善的融资机制、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特质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成为中国基建的强大保障。中国不断完善的融资机制有助于破解基础设施融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而中国基础设施的技术优势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发展创新,这体现在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发电站,全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体系,最大的高速铁路体系(总长度20000公里以上,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全世界最大的4G通讯网络,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与个人电脑市场及生产量等宏观总体层面。
报告同时也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风险和挑战:首先是基础设施项目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私营资本积极性不高,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融资和盈利的风险。其次,地缘政治风险、不透明的法律环境等增加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难度。再次,“环境威胁论”的指责重挫中国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报告最后提出中国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球倡议:一是倡议要向全球推广“要致富,先修路”的中国发展理念,并将生态文明融入“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创新绿色金融机制,助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引领多边开发银行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建立“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传播机制,扩大沿线国家对中国生态发展理念的认同。
报告发布会由报告执笔人之一的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引导发言,另一位报告执笔人——人大重阳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凡欣进行报告阐述,人大重阳绿色金融部副主任、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主持。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杂志常务副主编钟红,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頲,北师大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磊,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高级主管杨捷汉,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晓晶等与会专家参与了研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