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以现在的行业劳动生产力估算,预计到“十三五”末期,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总规模将降至300万以内。6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共同在京发布报告《“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造成的就业影响研究》。
低技术岗位面临淘汰压力
报告称,去产能政策给煤炭行业带来的就业冲击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力分配重组造成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报告分析了主要产煤区的基本情况,如东北、山西、内蒙古三地的煤炭行业在去产能过程中所面临的转型和就业安置压力,并提出了差异化的应对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表示,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虽然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是人才队伍基础较为薄弱,与全国能源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水平、煤炭工业的发展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去产能的压力下,大部分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将面临严峻的淘汰压力。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主要煤产基地的煤炭行业将进一步面临转型阵痛。短期内,仍将有大批煤炭职工不断离开原有工作岗位。据估计,煤炭行业在未来5年还需要压缩15%~20%的产能,仍有大量冗余职工亟待安置。由于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区域分布差异非常大,产业相对单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独立矿区的困难最为突出,尤其是一些转型困难较大、历史包袱较重的区域。
张莹表示,煤炭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历史包袱沉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在政策上缺少优惠,国有企业盈利全部上交,企业不能形成自我积累,相应地设备老化、技术陈旧、产品落后。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意愿低,行业粘性强。
整体就业规模还将压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院长助理王苒表示,目前来看,煤炭行业面临很多现实压力和挑战,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这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不断普及的条件下,面临着产量峰值的不断逼近,就业规模缩减将成为难以避免的必然趋势。而去产能目标的步步紧逼,环境规制压力的不断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速的趋缓以及对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都使得煤炭行业面临的安置就业压力变得更为急迫。然而,我国各地区之间煤炭生产条件差异性很大,因此在面临煤炭行业应对就业压力和实现就业转型时,各地面临的压力和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
王苒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仍然非常巨大。预计“十三五”剩下的时间内,煤炭行业整体就业人员规模还将压缩接近100万左右,尤其是在黑龙江、山西等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仍将继续有大批从业人员需要转岗或下岗,就业安置压力依然很大。
2017年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报告提出,在此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去产能给煤炭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通过合理举措积极应对;妥善解决煤炭行业的就业问题,需要抓好重点地区,做好“一地一方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煤炭产能过剩的区域分布差异很大,产业相对单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的困难最为突出。同时,去产能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去产能职工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需要以资源枯竭城市和产业单一的独立工矿区为重点,在就业专项资金、职业技能培训、社保转移支付、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跨地区劳务对接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措施,重点给予支持和帮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