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经济不发达地区收费公路使用率偏低、偿债压力更大的问题表现突出。不过,不能因此就放松经济不发达地区收费公路的建设力度。因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其适度超前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而且我国收费公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公路不仅要讲经济效益,还要讲社会效益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对公众关心的公路债务问题进行了全面披露。数据显示,收费公路的债务缺口还在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从债务余额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约各占三分之一,但从通行费收入来看,东部地区的收入大约占到全国的一半,中西部各占四分之一,经济不发达地区收费公路使用率偏低、偿债压力更大的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
有人质疑,债务缺口越来越大,会不会有风险,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偿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建收费公路?答案是不仅要建,还要加大建设力度。“十三五”时期我国收费公路主要建设任务就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不可因“债”废止。
首先,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适度超前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已得到广泛验证,“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社会共识。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报告认为,从道路交通投资对缓解贫困产生的经济影响来说,对中国西部省区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经济影响要比东部省区高出约10倍。
建设高速公路能够实现产品运出去和产业引进来的效果,可以持续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财政能力相对较差,发展收费公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其次,从长远来看,我国收费公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对此,有数据可以证明。《公报》显示,2016年年底债务余额48554.7亿元,与52339.3亿元累计举借的建设债务本金相比,净减少3784.6亿元,即已经偿还了7.2%的债务本金,说明债务是在继续有效偿还的。
而且,收费公路债务规模的增长是阶段性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有明确的规划目标,随着路网的逐步完善和建设规模的阶段性规律,今后每年增加的债务可能会逐步回落,通行费收入则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而增加,收费公路的偿债能力将不断增强,届时,债务规模会逐步下降,收支趋于平衡。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债务问题。
再次,公路是公共产品,具有普遍服务特性,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只要群众有需要,只要经济社会有需要,就应该加快建设。从《公报》的收支情况来看,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通行费减免额大幅增加等也是债务增加的重要原因。这些费用的减免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旅游业发展、实惠人民群众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侧面说明了建设公路的作用。
从发展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欠发达地区的公路建设还会保持一定速度,里程规模也会持续稳定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