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福建省将紧紧围绕构建宜居宜业环境,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预计投资10800亿元,计划实施交通畅通工程、防洪防涝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城乡洁净工程、景观提升工程、供水安全工程、管网建设工程、配套服务工程、智慧城市工程等九大城乡基础设施工程,加快补齐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力争到2020年,福建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 实施交通畅通、防洪防涝工程
针对福建省防洪防涝暴露出的短板,今后福建省防洪防涝工程重点抓三项建设。抓防洪设施建设,推进福州等市县外围高水高排等大型防洪工程建设,提升城镇防洪能力;抓防涝设施建设,实现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每年全省新建改造城镇雨水管网1500公里,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易涝点整治,并实现内涝防治监控信息化平台全省联网。到2020年,全省新增防洪排涝泵站84座,新增城市滞洪调蓄设施能力1200万立方米;抓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2018年厦门、福州要分别完成国家试点建设任务。2020年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至少建成一个海绵示范片区。
为加快推进福州市内河水系治理和内涝防治工作,实现治水工作机制从“九龙治水”向“统一作战”转型,福州市率先于2017年3月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汛期时,联调中心接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及时调控城区内河、水库水位,并对可能发现的内涝情况进行应急处置;非汛期时,由联调中心统一开展内河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及供排水、水质监测等各项工作。这一举措消除了没有形成统一调度,无法整合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在福建省首次实现一个机构、一套预案、统一调度的治水工作机制。
在交通畅通工程方面将重点抓四个方面工作:抓城市道路建设,通过强化城市道路与对外交通干线的衔接、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疏通一批支路街巷。同时,加快推进堵点治理、交叉口渠化改造、信号灯优化等,创造舒适的慢行空间;抓公共交通建设,通过加快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不同层级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公交分担率,并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地铁200公里、在建地铁100公里,建成有轨电车100公里;抓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在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站、公共场所等区域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现有停车泊位共享利用,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抓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到2020年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5%。
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实施水环境治理、城乡洁净、景观提升工程
针对福建省水环境治理显现出的短板,省住建厅水环境治理工程将抓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力争到2020年总处理能力将达到666万吨/日,市县污水处理率达到94%;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到2019年,所有乡镇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的70%以上;抓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力争2017年底福州和厦门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020年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城乡洁净工程将抓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力争到2020年处理能力将达到3.6万吨/日,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达到98%。同时,推进简易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18年底前所有设区市都要完成建设任务;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到2020年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的70%以上;抓生活垃圾分类处理,2020年底前,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区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处理;抓城乡公厕建设,到2020年,全省计划新增或按新标准改造城乡公厕5000座;抓建筑垃圾消纳和危废物处理,到2020年,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建成1个以上大型建筑垃圾消纳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基地。
景观提升工程将抓城市园林和绿道建设,全省每年要新增园林绿地2100公顷、公园绿地1000公顷。每个设区市都要建成一个植物园,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结合城市边界划定和生态红线控制,建设郊野公园,既满足市民休闲游憩的需要,又起到保护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不被肆意开发、破坏的作用。建设环城绿带、绿廊、绿道,促进绿道网络互联互通,计划到2020年新增绿道3000公里;抓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推进小区雨水、污水、供水、供气管道更新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等,改善居住条件;抓集镇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保护特色风貌,改善人居环境。
围绕提升关系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质量的市政设施保障水平
实施供水安全、管网建设、配套服务、智慧城市工程
针对供水安全、管网建设、配套服务、智慧城市等工程的薄弱环节,福建省已制定明确目标,加快补齐其中的短板,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
供水安全工程将抓水源地保护,到2020年所有市县要具备双水源供水或者应急备用水源。抓老旧水厂改造,加快推进27个老旧水厂的改造提升;抓供水管网改造建设,到2020年可基本完成现有老旧管网改造,漏损率控制在国家要求的10%以内;抓农村饮用水安全,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管网建设工程将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厦门、平潭国家试点项目建设,城市新区要同步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到2020年,全省建成投用地下综合管廊280公里;抓燃气管网建设,力争2018年前全面建成供气,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全省每年新建城镇燃气管网1000公里,到2020年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县城及建制镇达到96%;抓电网建设,到2020年,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中心城区不超过52分钟,城镇不超过3小时,农村不超过9小时;抓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3%,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0%。
配套服务工程将抓文化设施建设,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分别达到130平方米、340平方米;抓健身设施建设,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15分钟健身圈。抓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末端配送设施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抓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类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城市各类人行设施按照无障碍标准进行建设或改造;抓社保服务设施建设,2020年实现县及县以下服务设施基本全覆盖。
智慧城市工程将加快发展和整合智慧道路、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慧环卫、智慧园林等系统,提高市政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城市安全运营保障水平。同时,按照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要求,2017年各设区市要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到2020年所有县(市)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平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