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杯”首届国家级塔吊技能竞赛倒计时:看看参赛选手怎么说
“中联杯”首届国家级塔吊技能竞赛将于9月7日-8日在湖南常德中联重科灌溪工业园进行全国总决赛。开赛在即,让我们看看参赛选手怎么说。
规模很罕见
规格第一高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发布的通知显示,本届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吊装职业技能竞赛是国家级二级技能竞赛,也是目前塔式起重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能竞赛。赛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等行业内重量级单位牵头筹办。无论从规模还是规格来看,该赛事在行业内都首屈一指。
来自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的吊装机手孙家良说:“我从事吊装23年,第一次参加行业内国家级大赛,仅区域选拔赛就覆盖整个重庆市,规模非常大。”
担任此次竞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喻乐康介绍道:“此次竞赛是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等单位牵头筹办;参赛范围覆盖全国;而且最高奖项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综合来看,这次竞赛的规格非常高。”
▲多台中联重科TC6012A屹立在大赛现场,静候选手
竞争很激烈
难度有点大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塔吊机手均是通过各个地区、单位“考理论、比技能、拼实力”层层筛选出来的种子选手,淘汰比例甚至超过20:1。最终,全国仅遴选140余名塔吊机手参加总决赛。
“从100多名机手中选5名参加全国总决赛,我能入围主要是运气好”,来自中建七局的曹冠涛谦虚地说到。这位年仅22岁的“小鲜肉”已经入行四年,“大赛高手云集,我有点紧张,最近在做一些实操训练”。
▲本次大赛唯一的参赛女选手!
“女性塔吊机手可能更有优势,因为更细心、更耐心。210米的塔机我也能爬上去”,唯一一名参赛女机手刘艳自信地说到。凭借15年的吊装经验,她从上海地区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总决赛的参赛资格。
此外,竞赛的难度也很高。中建重庆机械租赁有限公司的王洋说“理论考试中除了建筑吊装外,还会有货轮吊装等没接触过的内容,所以竞赛的挑战和难度都比较大”。
入手要容易
设备要求高
作为行业内首届国家级赛事,大赛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首先,塔机大赛是高空作业,必须要保障安全。其次,吊装竞赛不同于赛车,不能带自己的设备,如何让机手快速熟悉竞赛设备保证选手正常发挥也是一大挑战。另外,140余名机手同场竞技,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赛事的公平性和连贯性。这些难题都考验着竞赛设备。
组委会及第三方从安全性、操作性、可靠性、稳定性等全方位评估后,最终选择中联重科4.0塔机TC6012-A作为大赛专用设备。
曹冠涛四年来使用中联塔机的综合体验是“钢材好,顺手,尤其是操控简单,入手快”。王洋也很期待,“中联塔机质量好,非常耐开,公司使用的中联塔机都已经四、五年了,这次非常期待试一试中联4.0智能新塔机”。
此外,中联重科塔机“星耀灰、砂砾灰、极光绿”的全新涂装也为大赛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中联重科TC6012-A:大赛唯一指定专用设备
名次要努力
更看重交流
“两个声音才是生存的最低条件”,塔吊机手长期工作在2.5立方的高空,他们积极参赛不再是对竞赛名次的简单追求,而是对首个行业交流平台的渴望和期待。
▲塔吊师傅虽然多 交流机会却不多
“吊装15年,每天都局限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交流平台。这次想通过竞赛跟行业顶尖高手比比看,检验下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刘艳充满期待地说到。
年仅22岁的王洋进入吊装行业只是偶然,他说:“年轻时没想那么多,说做就做。也改过行,长则几月短则几周,发现最爱的还是吊装。竞赛结果只要努力就好,更希望通过竞赛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吊装机手工作到50岁基本上就要转岗了,无论是体力还是视力可能都会衰退。现在的年轻人非常不错,我虽然吊装23年,对于比赛结果也顺其自然,最希望跟同行交流,以及看看年轻机手们的风采”,孙家良平和地说到。
▲大神选手也曾有青涩岁月
若不是深爱着吊装,又怎会坚持15年甚至23年?相信参赛选手们通过技艺切磋、技术交流都将各有所获;也相信他们爱岗敬业的品质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将随着竞赛注入工程建设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9月7日-8日,锁定由中联重科独家冠名的首届国家塔吊技能总决赛,让我们饱览吊装工匠们的精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