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上海崇明岛竖新镇惠民村的村民已经开始进入大棚采摘新鲜蔬菜,陆续运往标准化包装车间。大棚的外墙上贴着二维码和责任人的姓名,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基地和农产品信息,显示已经纳入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借助“互联网+”的手段,眼下新零售“网红”电商通过对供应链的深度重构,和基地、农民建立双赢的渠道,并实现订单化生产,全程冷链保证商品品质,同时也把价格做到行业最低水平。
站在田间地头的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庭峰显然很适应这样的转型。“我们合作社全部做‘订单式农业’,这样我们可以合理地去安排种植计划”,王庭峰说,“订单式农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做到持续供应,“不同品类的蔬菜可以做到每天有,这样农民也不会忙的时候特别忙,闲的时候特别闲,农民用工也可以合理规划。”
与王庭峰展开合作的就是当下在京沪走俏的“网红”电商盒马鲜生,后者新近推出的“日日鲜”品牌对“订单式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另一方面也倒逼像王庭峰这样的农业合作社向更为标准化的生产方向转型。
对于农业生产端来说,与“网红”电商的合作,使他们的销售渠道更稳定、更有保障,生产的计划性也大大增强。
记者从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得知,从7月到8月,静捷的销售额增长了约60%,通过流水线的引入,合作社的效率提升了约30%。“网红”电商对农业的标准化作业、现代化经营形成了助推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带动了对方的经营模式和思维的转型。
“因为要人工包装,所以人力成本增加了,但是销售额也在增加,平均下来效率反而提高了,附加值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所以这是件好事,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王庭峰说。
不过他也希望未来“不仅能够做到流水线操作,还能实现采摘包装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也表示,“新零售的核心本质是给消费者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务。”目前,其推出的“日日鲜”品牌对农业供给侧端的革新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作为串接田头到餐桌的新零售企业,他们推出的产品不仅做到生产者、消费者、企业方的三赢,对于政府的民生服务、提升‘菜篮子工程’的质量,也是一次大的促进。”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对于生鲜领域的智慧供应链建设,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对行业有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