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正在成为各地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有关官员介绍,截至2016年底,全国公共电汽车超过60万标台,运营线路超过80万公里,每天约有2.5亿人民群众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29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3738公里;全国公共交通年完成客运量超过900亿人次。
“可以说,公共交通已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因而一举一动也备受社会关注。”20日,在2017“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新闻宣传处副处长马国栋说。
马国栋说,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解决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满足市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应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让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在不同交通方式融合、投融资、等方面有所创新。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介绍,截至目前,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温州市共投入各类营运客车349辆,其中投入645万元购置新客车74辆,新开通客运线路270条,新增运营里程3154公里,惠及31.77万偏远山区群众出行。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上海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日均客运总量已从2011年的1668万乘次/日发展为1796.1万乘次/日。其中轨道交通保持连续增长,在公共交通中占比突破50%,工作日客运量超过1000万乘次/日已成常态,最高日客运量达到1186万乘次/日。
2015年底“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全面建成,目前全网运营线路总长增至617公里(含磁浮线),公交配套线路覆盖率实现100%。中心城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由2011年的28.8%提高至目前37.6%;同期,地面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提高至92%。
通过增能及优化运营,上海市轨道交通10条线路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达到3分钟以内,运营正点率达到99.7%;推出周末延时方案,6条线路周末末班车时间过零点,并予以实施。公交专用道规模不断扩大。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50.2%。历次乘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乘客对轨道交通及公共汽电车满意度达到85-90分。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全球之首,今后5年,上海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公交成为最便捷、准时、安全的出行方式。
在轨道交通方面,上海市运营线路和里程分别达到15条线路、617公里(含磁悬浮,不含金山支线),基本形成网络化运营;运营车站增至367座,内环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增加至75.6%。2017年,还将计划通车三条轨道线路(浦江线、9号线三期东延伸、17号线),同时积极为明年通车项目(5号线南延伸、13号线二期、三期)实现年内结构贯通创造良好条件。下一阶段,上海市将继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2020年形成8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远期形成1000公里网络规模。
目前,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米、100米半径范围内提供公交服务的比例分别为75%、89%。目前新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米范围内已全部实现公交线路配套。未来,上海将加快实现有条件的轨道交通站点50米范围内公交全覆盖,以及轨交站点首末班车与周边公交线路首末班车时间紧密衔接。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介绍,在推进智慧公交服务方面,“上海公交”已发布1134条公交线路和1.4万多辆公交车的实时到站信息(覆盖中心城区及部分郊区示范线路)。此外,对有条件的站亭升级改造,对车辆到达信息进行预报。新增站点二维码标识,在公交候车亭建成了以55寸智能显示屏为载体的“社会公共交通信息发布平台”,目前全市已安装1600多块显示屏,覆盖了941个公交站点。上海市积极推进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中,安徽省蚌埠、芜湖、宿州、阜阳4市入选,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20日,蚌埠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启望表示,“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城市公共交通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是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
他介绍,在推广新能源公交方面,全市共新增、更新纯电动公交车和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000余台,实现主城区公交线路清洁能源车辆全覆盖,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全省第一,公交107苗苗线路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公交线路。在打造智慧公交方面,主城区运营车辆实现全线智能调度,推行手机APP查询系统,手机刷卡乘车,实现电子站牌实时轨迹及语音报站功能,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0个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
在湖北武汉市,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地铁、城铁、轮渡、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有轨电车和BRT快速公交等8种公共交通工具齐备。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统计,该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已由2014年的55.1%提高至2016年的58.60%,今年受共享单车等利好因素影响,公交分担率有望突破60%,达到全国“公交都市”建设试点要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日前表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要从重数量规模转向重运营管理,加快节约型、环保型城市轨道交通深度发展。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类交通运输融资平台的转型,探索利用财政注资、股权投资等方式设立交通运输政府投资基金、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基金,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推广应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