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朗、爱笑”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名字里虽然有个“高”字,却是中等个头儿,身板儿结实;你也许想不到“蕊”是他的字,对于一个小伙儿而言,多少有些尴尬,于他而言,却是饱含着父母的期盼:如花之蕊,绽放奇香
“爽朗、爱笑”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名字里虽然有个“高”字,却是中等个头儿,身板儿结实;你也许想不到“蕊”是他的字,对于一个小伙儿而言,多少有些尴尬,于他而言,却是饱含着父母的期盼:如花之蕊,绽放奇香。他,就是高蕊,一个来自吉林的有为青年,血液里流淌着东北人的豪爽与干练,十余年的齐鲁之水又赋予他山东人的勤奋与踏实。他,既是研发设计、技术攻关的排头兵,又是岗位练兵、团队建设的领头将。35岁的他,正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气与激情、专业与敬业谱写着一曲悬架设计改进与零部件优化的交响进行曲。
刻苦钻研,矢志创新

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同年进入中国重汽集团技术发展中心从事悬架设计工作。熟悉工作环境、提升专业技能,业余时间抓紧钻研专业知识,刚刚毕业的他,利用一切时间让自己的本领尽快得到提升。不知道的抓紧问,不明白的到处请教,他的刻苦和用功,领导和同事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把多项重要的研发设计工作交由他主攻。秉持着“不创新就是退步”的理念,传承了东北人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挫折的优良品质,他克服技术资料不足、专业人手不够等重重障碍,出色的完成了曼技术前后悬架系统的国产化,使中国重汽的重型
卡车前、后悬架系统技术水平、设计能力全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了橡胶悬架HN、HUV、HMX系列车型匹配工作、完成我国第三代重型越野车D95061独立悬架开发、VB版轻量化8.1吨6×4牵引车车型开发、新型非金属材料应用开发、主持完成矿山自卸车用后悬架开发;牵引车前、后空气悬架系统开发等重点项目开发工作……春播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有了诸多工作经验的日积月累,他笔耕不辍,作为第一作者先后完成了《一种用于
卡车的非对称V型推力杆总成》《一种用于
卡车悬架的板簧总成》《带减振功能的限位支架总成》等11项国家专利,并全部获得授权。其中,《钢板弹簧支架总成》授权为发明专利。在《重型汽车》上发表了《11m旅游客车悬架系统的性能计算》《新型复合材料板簧设计研究》等多篇汽车设计专业论文。其参与的《NS-07新型后悬架系统开发》项目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科技技术奖三等奖,主持研发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列变型开发》项目被评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爱岗敬业,踏实肯干
方向决定格局,细节彰显品质。十余年齐鲁文化的熏陶,造就了他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钻车底,爬车架”是试制过程中的家常便饭,“斗严寒,战酷暑”是现场排查失效故障的工作常态,“亲人服务、耐心细致”是解决用户问题车型的首要心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认真归档技术文件,严格执行保密规定,防止发生技术泄密及重要资料转出扩散事件,严格执行公司和技术中心关于确定外协产品和外协厂家的相关规定及流程……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实地调研,探查走访,将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面对各色纷杂的工作事务,拿得出,他稳得住,以其细致严谨、兢兢业业的风格品格树立了中国重汽的良好形象。2017年度“中国重汽十大杰出青年”、2016年度“济南市杰出青年技术创新能手”、“技术发展中心优秀共产党员”……每一项荣誉都是对他这么多年矢志付出、不求回报的真实回馈,也是对他个人的极大肯定。
乐于助人,善于协作
如今,他已经担任中国重汽集团技术发展中心
卡车设计院重卡一所副所长,负责曼技术主力车型HOWO-T7H、海外车型HOWO-A7的开发设计,身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他深知,团队作业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场,需要发挥每名战士的特长,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付出。“导师带徒”他以身作则、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干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用耐心、细心认真地呵护着年轻人的成长。他充分发挥老团干的组织引导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帮助年青同志解决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活气氛,重协作,让大家在轻松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繁重的产品研发设计任务,从而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在所内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建立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最大程度的使所内员工设计能力得到了展示,带领全体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个东北小伙儿已经从初初的稚嫩青年成长为担当一方的沉稳骨干。时间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他却用责任与担当让容颜焕发出特有的青春光芒。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他坚持“把事情做好,把产品设计研发好,把设计任务完成好”的“三好”理念、秉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工作理念。在他看来,让中国重汽的产品得到客户的认可,能够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中国重汽实现比肩国际的重卡梦,远比一切荣誉来的都实际。“青春正当行创新源于博学与实干”正是这位重汽青年的真实写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