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与往年一样,各省作文题目成了刷屏的焦点。其中,对于天津卷:器,这篇作文题目引发了一名机友的热血感慨~
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有一种“器”,叫匠心之作,心无旁骛,追求极致......
这位机友分享了高考后从事机械专业的大学时代到毕业后的机械之路,诠释了自己对机械行业的热忱,以及新时代对“工匠”的理解与坚守...
十年磨一剑,一位最初懵懵懂懂懂的工程机械新人,经历了迷茫、学过了基础、感受了磨砺,到现在我从“工程机械”的世界里咂摸出一丝喜欢。然后收着经验,藏着情感,努力地从懵懂无知走向新时代的机械工匠。
确认过眼神,喜欢是第一步
我对机械的喜欢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点一点吹拂出勃勃生气的。
初接触机械专业时,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着画图课、材料课,对我来说这就像冬天里清冷的枝丫,无聊枯燥。直到大二那年,我参加了一场浙江省的机械设计大赛,它如阳光拨开了我对机械专业感受的阴沉云雾。
在机械专业的竞赛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能为防灾减灾作出贡献的产品。仔细研究,无论是火灾逃生还是地震救援都需要担架救护伤员,而人工担架弊端很多,为此我们大胆地决定:设计一款能自动行走的两足担架!
我们一拍即合。从方案规划,再到详细的3D模型设计,然后请教老师,彻夜讨论,轨迹仿真,反复试验,筛选出了最优路线,并为产品设计说明书、介绍PPT和视频。最终,我们的产品幸运地获得浙江省一等奖。
看着我们从无到有地创造出可触可感、实实在在的机器,我体验了从未有的成就感。更好地理解了我未来要从事的机械职业:机械制造需要贴近实际,关注现实生活,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工艺制定方案。然后用设计图——这一门机械语言完成设计,实现设计与加工的对接。最终组装调试,实现产品功能。
自此,我踏上了成为“机械工匠”——在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道路上,真诚的热爱让我走得越来越宽阔。
机械是做加法,积跬步行致远
毕业后开始从事机械工程师工作,我被安排去机械车间跟着车间师傅学习。那时候年轻气盛,觉得这是杀鸡用牛刀——我一个设计过完整自动担架的机械专业高材生怎么就下车间了呢,落差感像一块石头堵得我郁闷。
实习工作是跟着师傅在车间待了3个月,焊接组装,调试设备……我看尽车间风光,工序与操作也熟悉起来了,抽象理论和概念也和实际操作对应上了。我在调试机器的过程中学习师傅的小窍门、小技巧,学习如何设计结构件才能加工出来并方便装配和调试。
第一份正式机械设计工作:关于芯片分选设备设计。要求在设计设备时要保证有很高的精度,每个零件制作都必须准确到位,保证在组装机械时能严丝合缝。这份工作我意识到了机械设计是一份磨性子,攒经验的活儿。每一次工作都是一次挖掘,在包罗万象的机械世界里挖掘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机械是做加法,一个优秀的工匠必须耐下心、沉住气,历经基础的磨练,方可得心应手,物我合一。只有在做完车间组装设备、调试机器、这些“简单加法”后,机械工程师才能着手设计制造复杂的运算。
“孺子”可“教”,凝结匠工心血
“机械人”习惯把自己创造的机器当作自己的孩子,第一代设计的产品是儿子,不断进步的第二代、第三代则是孙辈。我经常会在空时看一看摸一摸自己设计的产品,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当被告知自己设计的产品深受用户喜爱时,我就像家长得知孩子考试考出好成绩时那般欣喜。
工程机械人是和零件、设备打交道的,相处久了,设备在我们眼中真的会成为不一样的风景,是有情感、有灵魂的存在。虽然常常傲娇任性、淘气难缠,动不动就让人加班加点解决困难,但“孺子”可“教”也,解决难题,成功研制设备,改变生产和生活,给我一种吾家有子长成的成就感。我想很多年前,陆子冈在玉器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时候一定也是这种情感吧,这些作品是带了工匠的心血和情感!
要想成为机械“工匠”,我在机械制造的世界里:把懵懂雕琢成喜欢,把困难打磨成经验,从大学参加竞赛,到工作后制造机器;从下车间实习,到认真研发产品。无数个面对图纸和设备的日夜让我越来越能体会创造的成就感,也越来越懂得,作为一名工程机械人让设备改变我们是这个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成大“器”者,需有工匠的魄力。工匠精神不是宗师巨匠们的特有殊荣。每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工程机械人都是当代“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和坚守,这也是对“器"字最好的诠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