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温暴雨警报频发、南方最高气温达41℃、湿度达95%左右,又到了看海的最佳时节了!
工程机械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容易发生性能下降、锈蚀变质、电路短路等问题,导致故障频发,甚至影响使用寿命。于是乎,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为我国南方地区工程机械施工作业提供有益参考。
1、夏季持续高温的警报
夏季多高温空气流动性差,很容易造成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排不出去,从而造成电气设备局部温度的持续上涨。
如处理不当,温度超过允许范围就会直接造成电器元件零漂和线性度变差。令电气元件的金属材料强度变低,造成一些部位变形,以造成相关部件的老化或接触点的接触不良,产生电子元件被击穿,引起线路起火等电气事故。
据统计,异常升温升会造成电气系统故障率增加36%,电气元件寿命缩短33%,应注意电气的散热和健康的排查。
2、夏季多雨湿度大的警报
夏季多雨工程机械长时间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作业,不仅会造成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电器元件腐蚀和霉变,还会导致电气设备性能下降和使用寿命降低,甚至会引发电气故障。
如果夏天进入高温且湿度较大的隧道内施工,如不懂科学操作,电气设备不能及时通电作业,极易使电气部件金属表面形成液化水珠,破坏电气设备绝缘,甚至造成烧坏电气元件的严重后果。所以,夏天进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工作应提前做好准备。
3、工程机械在高海拔环境的警报
正常的工程机械上安装的电气设备设计使用环境大多数为海拔1000m以下,如果夏天工程机械需要在海拔超过1000m以上的环境下作业时,就要根据需要找专业人员排查工程机械健康状况,更换适合当地环境的电子元件,以避免气压降低电气元件受热温升加快,引起一些对温度压力敏感部件的爆裂引起的故障。
有数据显示,工程机械环境因素造成的电气故障占电气系统总故障的30%。有经验的工程机械老司机也都有体会,工程机械作业地的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状况以及大气压,都不同程度的对工程机械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影响。所以,提醒大家极端天气下工程机械作业前一定要提前留意气温的变化和工程机械各部位的健康状态。
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对工程机械的不利影响因素,为减少工程机械停机时间、发挥其最大效能,我们总结了2项防护措施
1、加强现场管理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程机械现场管理应以防雨、防热、防潮、防晒、防雷击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改善机械停放环境
选择临时停机位时,应尽量远离沟壑、河流和陡峭的悬崖。要压实地面基础,挖好周边排水沟,处理好边坡,将周围杂草清理干净,消除蛇鼠等对工程机械的破坏: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伪装网、篷布或搭建临时机库,避免露天存放。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我们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在高温条件下施工作业,以防工程机械过度磨损、操作人员难以承受;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安排早、晚时段,避开中午高泪时段;气温超过38℃时,应停止室外作业。
做好机械三防工作
要做好施工现场工程机械防晒、防雨、防雷工作,其各种电器开关、配电柜等,要有防雨、防潮措施。混凝土拌合站等高大设备要安装避雷装置,其低压配电室要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遇有较大雷雨天气应停止作业,并将机械撤到安全地带。
注重设备安全管控定期检查润滑油、液压油温控装置是否灵敏,监控装置是否有效,力矩限制器、限位开关、紧急制动开关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制动、转向是否良好,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禁止设备带病作业。对设备性能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注重维护保养
冷却系统
定期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状况,保证冷却系统机件齐全、性能良好,尤其要检查冷却泵性能、风扇胶带的松紧度、散热器上盖的通风口和通气日是否畅通、冷却液是否充足、节温器和风扇离合器性能是否良好等。要及时清理风冷式发动机汽缸套散热片及散热器上的灰尘和油泥,要及时清理水冷式发动机水散热器内的水垢及杂质。
电器系统
要定期检查接线柱是否松动,线头、触点是否氧化或烧蚀。要正确调节发电机调节器,适当减少充电电流。要定期对蓄电池外表进行清理,蓄电池桩头与正、负极电缆应连接牢固,电解液液面高度应符合要求,应及时加注蒸馏水,并保持通气孔畅通。
液压系统
要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管路及散热器是否渗漏,风扇是否工作正常,液压油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要定期清理液压油箱,减少内部污染,保持液压油箱的散热能力;要注意使用同牌号的液压油,要及时更换受污染且达不到正常使用要求的液压油,要定期更换液压油滤芯,以保证液压油管路通畅、油液清洁。
其他部件
定期检查工程机械传动箱、轴销等各转动部件是否灵活,钢结构部件是否有细小裂纹,以防止高温、高湿环境导致加大损坏。若发现壳体表面有老化、龟裂、脱落现象,应及时进行修复。发现生锈部位应及时除锈、补漆,以免因雨水多导致锈蚀加重。
各类油品
应按照工程机械使用保养说明书的要求,选用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制动液及润滑脂,并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维护保养。上述油品数量不足时应及时添加,质量不佳时应及时更换。此外,应结合实际作业条件,适当调整换油周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