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沃90后小伙王美全“火”了,《生活帮》、潍坊晚报、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报道,他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生活帮
在雷沃重工,第一间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工匠创新工作室和第一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改善项目,都叫“王美全”,出生于1990年的王美全,大学毕业后来到雷沃重工工作,一直从事工艺规划和改善方面的工作,改善的多个项目在公司精益制造改善成果发布会中获奖,今年还被评选为“潍坊工匠”。
潍坊晚报整版
“在常规工艺开发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进行工艺技术的自主研发,从2017年5月至今年9月,我们先后完成了数字化在线检测、筛面风速测量、加油机智能防错系统等多项公司级重大改善项目,获得公司级精益制造改善成果发布会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获得国家专利6项。另外,还有2项专利正在公示阶段。”从车间赶来的王美全向记者介绍了工作室的“前世今生”以及取得的“赫赫战功”。
凤凰网
在轮式机车间里,门口有一排轮式机装配工艺常识实物展示柜,上面共展示了22种不同的装配工艺,每种工艺都对应着对错两种。王美全告诉记者,这些展示的实物都是他们利用车间里的废旧材料自己手工制作的,将对错装配摆放在一起对比展示,这样工人们学习起来可以一目了然。“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围绕产品进行工艺改善和技术攻关,像这种展示柜只能算是改善工艺的一小部分。”王美全说。
记者在车间里看到,工人们使用的系统上面标注有“美全油液加注智能防错系统”字样。据了解,这是王美全最自豪的一项改善工艺。在改造之前,传统的油液加注机只有定量加注功能,加注量、加注次数都只能凭借人工判断,而且加注机没有与生产线进行联合,加注不合格无法及时发现。
2018年10月,适合车间生产工况的自主改造方案上线成功,新系统与生产线联动,可以自主选择加注量、判断加注次数,如果加注不合格,生产线就不会往下一个工序运行,而且每台可节省2万多元成本。公司特意用王美全的名字对这套防错系统进行命名,这也是公司第一项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改善项目。
雷沃90后小伙王美全用一颗精益求精的心和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