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从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民生、政策支持等六大方面,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36项举措。
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有了更多的升级措施,也有了新格局,新潜力。未来,西部有着怎样的前景?
5月18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一起开评。
新格局,舞台有多大?
新闻链接:
《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刘云中: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在国土空间均衡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刘云中: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昨天,中央发布了西部大开发新的意见,这是新时代里,我国相对空间均衡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东部地区经过产业转型和经济基础的转型取,区域发展得了很大的进步,跟国际联系也非常密切。
而西部地区随着原材料、能源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经济出现一些困难,在这个时点上出台新的西部大开发的措施,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空间的相对均衡发展,减少区域之间的差距,也是发挥我国差异化经济体、差异化规模经济优势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王冠:西部大开发是一以贯之的战略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对于西部的开发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战略。从时间上看,对于西北开发早就已经开始了。在1950年动工了成渝铁路,历时2年修成。之后关于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做,到1964年制定三线建设,大量的科研企业往西部迁移,直到1999年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到了2020年,国家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三大陆路的中欧班列,全在西部开发的视野范围之内,又比如通过广西,我国和东盟各方面的深度合作。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从空间角度来说,整个国际化的色彩大大加强。
新潜力,空间有多大?
刘云中:需要加强中心城市和重要走廊的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刘云中:这次新的意见有很多升级措施,首先是结合新的开发格局,对重点的发展经济走廊和中心城市给予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方向,比如交通设施的走廊、生态的走廊、中欧班列走向,还有跟一带一路相连的经济走廊重点地区的建设。另外关于中心城市的发展,比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还有很多省会城市、重要的地级城市的发展。
刘云中: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刘云中:新意见还有一个升级的亮点在于强调了科技的创新和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包括国家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布局,对西部地区的相对均衡和相对重点的一些设施的支持。
王冠:尊重市场 尊重人才 找准抓手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如何能让西部吸引更多的人,包括打造更多的市场,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市场主体,这是一个世纪性难题。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胡焕庸线被提出,根据这条线的划分,我国东部面积占30%,人口占超过90%,到了2010年,胡焕庸线依然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沿着传统的市场化格局,人依然往东部走,水往东边流。
如何去打造城市群,包括打造一个产业集群效应,就非常重要了。就是如何能够把整个产业群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市场主体找到西部的比较优势。(来源:央广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