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从来无法压制中国的发展,反而让中国走向更加独立自主的道路。"基建狂魔"的称号,真真切切地打了西方国家"一巴掌"。
盾构机有多重要?
盾构机是基建中的核心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标志,就像芯片行业的光刻机一样,芯片制造离不开光刻机,基建也离不开盾构机。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享誉世界,其中盾构机的作用不可替代。
可能会有观众感到好奇,盾构机是怎么工作的呢?盾构机分为盾壳、推进系统、正面支撑系统、液压系统、出土系统等几个部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穿山甲挖洞。盾构机的刀盘、刀具相当于穿山甲的前爪,是用来挖土的;盾构机的盾相当于穿山甲的背,是用来支撑挖好的洞以免塌方;盾构机的出土系统相当于穿山甲的后爪,用来把挖的土送出洞外;盾构机的管片相当于穿山甲的闭合的鳞片,用来让挖出的洞更坚固。
在基建当中无所不能的盾构机,它的发明来源于一场巧遇,灵感来源于船蛆。船蛆是一种生活在木制船舶的蛆,会对船只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船蛆的名声就像白蚁一样臭不可闻。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在一次观察到船蛆钻洞的行为,找到了灵感,发明了第一代盾构机——手掘式盾构机,并于1825年开始应用。不过不要因为盾构机起源于船蛆,就觉得盾构机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盾构机的难度非常难。现在的盾构机集合了力学、光学、机械、土木、电气、液压、传感等学科,因此需要极强的综合国力,在每一门学科中都具备很强的技术才有可能研发出来。而且,由于每个地方的土质构造不一样,基建目标也不一样,比如想要挖掘直径10米的隧道,就不可能用直径5米的盾构机来使用,因此盾构机要量身定做,很多时候盾构机就是一次性产品。由于盾构机的重要性和难度,它甚至还有"工程机械之王"的称号,还被誉为"地下蛟龙"。
上面说了盾构机的难度,现在就来说说盾构机有多重要。最直观的来说,那就是施工速度大大加快,有盾构机的挖洞速度比没有盾构机快8~10倍。这也意味着,本来一个工程需要8年时间,有了盾构机,可能就只要一年就够了。有干过工程的就知道,工程多干一天需要多花费的钱那可是巨量的,因此盾构机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成本,如果算上工程更早投入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那更是数不清。而且有了盾构机,地面上不需要拆迁,也不会影响交通,甚至也没有噪音,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想一想,要是没有盾构机,建一个地铁,就要拆一大片。更重要的是,盾构机也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和降低了对隧道的破坏。
正是因为盾构机如此重要,西方国家为了压榨我国,对我国实行了技术封锁,但我国又怎么会任人宰割呢?
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中国的盾构机起步很晚,我国直到1953年才用上手掘式盾构机,落后了世界120多年,而此时世界上早已使用第二代盾构机了。盾构机的发展有四个阶段:1825年的手掘式;1876年的机械式、气压式;1964年的闭胸式;1984年至今的高智能、多样化。20世纪下半叶,欧美日统治了盾构机市场,而且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让我国本来就掉队的盾构机研发更加雪上加霜。
在我国还没有盾构机的时候,外国狮子大开口,卖给我国的起步价是3亿元。1997年,我国从德国引进了2台盾构机,花了7.6亿元,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外引进盾构机。外国不仅卖得贵,而且维修也很不方便。在工地,为了赶进度以及节约成本,都是人停机器也不能停,再加上外国盾构机质量也不是特别好,因此盾构机也经常会出毛病。外国维修人员来华,我国每天要付给维修人员几千美元的差旅费。更关键的是,维修现场还不让我国人员进去。而那些外国大爷们,根本就不认真去维修,一个非常简单的故障,往往要拖个十天半个月才能解决,严重的影响到了施工进度。
当然,虽然外国卖得贵,但是引进盾构机依然是很值的。盾构机的引进,不仅让西康铁路项目提前10个月完工,而且施工人员安全性大增。在没有盾构机以前,中国基建只能靠人海战术,依靠人力挖掘隧道。在南疆铁路的建设中,就有268名铁道兵倒下,长眠于天山脚下。事实上,那时候每一个大型基建工程都会有无数的战士牺牲。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即使不考虑提升施工速度,这些钱也依然花得值。不过这些钱虽然花得值,但是也花得心疼,因为太贵了。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自主研发盾构机已经是迫在眉睫。
中国垄断盾构机市场
2002年,中国开始致力于"造中国最好的盾构机",并把盾构机加入了"863计划"。这个计划是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在1986年3月3日提出来的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的计划。依托于"863计划",上海隧道公司开始研发盾构机,总设计师黄健发誓:"一定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他没有辜负自己的誓言,在2004年造出了"先行号"样机,终结了中国不能造盾构机的历史。2006年,"先行2号"制造完成并正式下线,实现我国首次盾构机的批量生产。
同样依托于"863计划",中铁隧道设立了盾构机研发项目组。项目刚成立时,整个项目组只有18个成员,甚至大多数是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很多人甚至是连盾构机都没见过。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在2008年终于成功研制出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填补了我国在复合盾构制机领域的空白。
2010年,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的修建,需要使用大直径盾构机,而我国并不能生产,当时外商报价一台7亿元,太贵了,最后决定自己研发。2012年,"天和一号"横空出世,打破了外国在该领域的垄断。2015年,中铁装备研制的硬岩掘进机,走在了世界前列。2020年问世的"京华号",是我国企业第一次成功制造了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
中国盾构机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以前外国把中国当成冤大头的历史不会再现,曾经一台7亿人民币的盾构机,现在只要几千万人民币。从前,中国盾构机市场被外国垄断,现在中国自己的盾构机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不仅如此,中国盾构机占了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甚至是盾构机的老家——欧洲,也在使用我国的盾构机,我国基本实现了盾构机市场的垄断。
我国的盾构机就是芯片产业的榜样,同样都是被制裁,同样都是曾经落后于世界,盾构机现在世界领先,芯片产业也即将腾飞,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我国的阴谋必将再次破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