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发展格局 |柳工助力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1-09-13 19:06   来源:柳工机械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期间,以“推动产业链合作 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国兵参与论坛,并就东盟市场地位、柳工在东盟的发展、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遇及合作方向发表了主题演讲。

东盟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经济高速增长,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东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大出口市场,并持续保持在稳定高位。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柳工海外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持续开拓东盟市场,以品质和服务赢得信赖。谈及柳工在东盟业务发展的特点,罗国兵总结了四点:

坚持本土化发展模式。

建立专业、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提供高质量后市场服务,以质取胜。

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中,柳工设备助力中老铁路、雅万高铁 、中泰铁路、马东铁路、马来西亚联合钢铁厂等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以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制造力量”。此外,柳工还在东盟区域建设“柳工爱心图书馆”,改善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开展合作办学,加强当地人才培养,促进就业;疫情和自然灾害当前,主动驰援缅甸、越南、泰国、印尼等国。

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基于地理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便利及对话机制完整等基础,能够长期保持紧密友好的合作。罗国兵提出,要抓住机会,为更深入的合作发展创造条件、开拓空间、构建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在对接区域发展规划、共同推动设施联通项目落地等方面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为装备制造业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RCEP签署,推动贸易投资,加快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为装备制造业合作创造条件。

中国-东盟产业结构互补,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制造业合作蕴含无限潜力。

如何推动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罗国兵提出了四点方向建议。

建设区域研发和制造中心

在当地投资建厂,让研发、制造贴近市场需求,让装备销售覆盖东盟市场并辐射周边区域。

本地化供应链

本土供应链开发,能带动零部件制造、物流行业发展,提高产品整体竞争力。

开展职业教育合作

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能带动当地人员职业能力提升。

融合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

将制造业和当地金融服务、数据服务、售后服务等服务业融合,协同发展。

积极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柳工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共谋合作、共享发展,深化与东盟各国在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