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徐工消防新基地正式投产,崭新明亮的智能智造车间配置了最先进的机加工设备,怎样“驯服”这些“大家伙”?作为机加工排头兵的鹿丙灿摩拳擦掌的踏上了一条自主编程的探索之路。
01
迎难而上,主动出击迎挑战
智能化的新厂区配置了很多机加工设备,但是如何快速高效运转起来?如何提高加工效率?这是结构分厂新基地设备运行时面临的两大难题。新设备全部采用西门子系统,五轴的卧式加工中心完全是新事物,效率迟迟上不去可愁坏了一群人。这时,作为机加工排头兵的鹿丙灿主动站了出来,迎难而上的承接了卧式加工中心效率提升项目。
操作技能基础不牢怎么办?那就主动出击!鹿丙灿多次前往兄弟单位去学习、去实操,以徒弟的心态去“偷师”并迅速的融汇到实际的应用中。
编程能力不足怎么办?那就主动参编程能力培训!鹿丙灿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学习,快速的夯实了自己的编程基础知识。
靠着这种不服输、永向前的冲劲,鹿丙灿带领着团队逐步完成了卧式加工中心的自主编程和程序优化,同步完成了消防车和臂式高空作业平台200余种零部件卧加程序编程。
解决了一个难题,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如何实现完全自动加工,这个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但是,鹿丙灿立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以排头兵的气魄带领着徐工消防的机加工团队率先实现了后桥自动加工,逐步走上自主编程和自动加工的道路。
02潜心钻研,创新思路降成本
机加工的刀具因其特殊性,单件小且价格高,总体费用总是居高不下,鹿丙灿发现了这个问题。怎样才能降低刀具成本呢?对于刀具十分熟悉的鹿丙灿主动开展刀具信息库梳理和刀具回收二次维修工程。
他仔细研究了分厂所有机加工设备刀具使用、磨损和损坏情况,采用一个一个刀具进行统计,利用信息化的大数据对设备刀具定额进行分析优化,对每台机加设备刀具均设定了具体明细。
在2021年产量综合提升23%的情况,刀具年度费用下降了6.9%。
通过对损毁刀具的排查,鹿丙灿意识到刀具的再利用价值,主动请厂家来授课,辨别刀具的损毁程度,形成刀具评审小组并制定了刀具修复方案,通过组建刀具修复团队开展刀具全面修复,针对复杂维修联合工艺建立刀具类修磨物料号,实现刀具委外修复。
两年自主修复刀具32把,委外修复21把,直接降低生产成本41.3万元。
03言传身教,授人以渔促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机加设备操作人员自动加工能力不足、自主编程能力偏弱等问题,鹿丙灿主动进位,结合自身经验推进机加工三阶三向培养机制,借助外部资源重点对同系统多设备的程序编写修订、设备加工能力和零部件加工优化重点化培养,逐步夯实数控加工人员的编程基础。
通过其系统的培养,先后针对机加工人员开展专项编程基础培训,选拔5名高技能人员借助徐工技校资源开展专项编程能力专项培养和认证,真正从根部搭建了机加工编程技能人才队伍。
攻坚克难没有终点,精益求精也没有终点,两年的时间,鹿丙灿一直在岗位上迎难而上、潜心钻研,在机加工战线上不断寻求突破,他秉承着徐工人特有的一根筋精神,不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快速开启了徐工消防机加工自主编程和自动加工新时代,也为徐工消防的机加工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