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季,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提上日程,多省份企业面临停产限产,部分原料供应或受影响......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2023年10月1日至 2024年3月31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化工大省几十个城市化工企业面临限产停产。
实施范围十分广泛: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定州、辛集市;
4、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
5、山东省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6、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市以及济源市;
7、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 (含韩城市)以及杨凌示范区。
《征求意见稿》要求,依法依规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得以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理由,不按应急预案要求随意启动预警、提高预警级别、延长应急响应时间。以钢铁、铸造、建材、有色、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为重点,创建一批大气治理标杆企业。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对环保绩效 A 级和引领性企业实行自主减排,对纳入正面清单的标杆企业,监督执法做到“无事不扰”。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2023年12月底前, 完成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的产能超过5000万吨。提出推进煤炭、火电、钢铁、焦炭、建材等行业企业清洁运输。加快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重型货车以及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工矿企业等场内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深入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河北、山东、浙江等城市,已陆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源头管控和新能源替代工作,通过新能源设备信息编码登记、抽检排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快清退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倒逼老旧机械提档升级。
对工程机械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将带来广泛的影响。一方面,高排放老旧设备的淘汰、清退之战即将上演,同时也将刺激新能源需求释放。另一方面,钢铁、铸造、建材、化工等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势必影响原材料的产能供应,或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波动。
综上所述,对空气污染预警的积极响应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机械用户的正常工作与收益,但积极一面是化工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并加快推进高排放设备和工厂的清洁化升级。(温馨提示:新一轮的停工停产令来临之际,有关企业和个人还需要早作安排和部署,提前准备预防风险!)
对此,机友们怎么看?
欢迎积极留言讨论~
素材来源:油品圈、开洋聊化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