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在《幸福的歌声 希望的田野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纪实》一文中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甘蔗产业及农机化有关情况。
摘录如下:
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后,来到与越南山水相依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成片的甘蔗一眼望不到边。
这里是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面积达1.3万亩。
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登上田间的八角楼二楼远眺。只见一根根足有两三米高的甘蔗笔直挺立在辽阔的田野间,空气中弥漫着甘蔗特有的清香。
不远处,几台甘蔗收割机隆隆作响。当得知大型甘蔗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80吨至200吨甘蔗,相当于180个人工的工作量,总书记连连称赞。
来自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技术专家,向总书记介绍甘蔗育种情况。原种、生根瓶苗、丛栽苗、假植苗……总书记一个样品一个样品看过去,详细了解糖料蔗栽培种植技术。
广西自主选育的甘蔗品种高糖高产、适应性广,桂糖42号、桂柳05136等品种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名列前茅。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我们自己选育的甘蔗品种已经成为优良品种,还有相应的机收技术,你们为国家糖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书记走进甘蔗林。40岁的蔗农霍佳丽兴奋地向总书记汇报,今年自己家里种了10亩甘蔗,亩产有7吨多,预计今年能收入近4万元。
“除了种甘蔗,平常还有其他收入吗?”
“我和爱人农闲时在家附近的木板厂打工,一年能干10个月,每月能挣7000多元。”
“这么算下来,一年能有10多万了。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总书记欣慰地说。
离开甘蔗林,总书记乘车来到镇上的一家制糖企业——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压榨、制炼等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
甘蔗全身都是宝。企业展厅里,展示着丰富多样的甘蔗深加工产品,除了白砂糖、冰糖、红糖等常见的糖产品,糖蜜可生产酵母、焦糖色素,蔗渣可生产环保餐具、纸巾,蔗叶可作饲料、生物质发电原料……
“一根甘蔗实现‘吃干榨尽’。这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业!”总书记边看边说。
展厅墙上的一张饼状图,形象展示了广西糖产业在全国的地位——2022/2023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527万吨,占全国60%左右。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食糖产量已连续32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是维护我国食糖安全的主阵地。
“我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我们国家规划布局上有代表性的产品。在来宾,甘蔗就是代表。今天来这里看到甘蔗种植和糖业发展格局,心里更托底了。”总书记说。
“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甘蔗种植的政策,蔗农种蔗积极性大大提高。推进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你们肩负重担。”
言语间,总书记语重心长:“农业生产布局关乎发展与安全。种植面积要稳定,品种、技术也要提高,把这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国家支持你们,你们也要把这件事抓好,为千家万户送去甜蜜。”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嘱托!”现场的企业员工响亮回答。
广西农业资源丰富、条件优越,不仅是全国的“糖罐子”,也是全国有名的“菜篮子”“果盘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前景广阔。
15日上午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及广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优势所在:“广西雨热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好。要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一席话,为广西现代农业擘画出更加宏伟的蓝图。
相关链接:
新华社消息,12月14日下午,习近平到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习近平察看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他走进甘蔗林,详细了解甘蔗良种繁育技术要领,同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
习近平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他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