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辖区煤矿井下共有5368名职工,分布在300多个区域……”日前,笔者来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监察执法四处值班室,负责当日值班的监察员刘近国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对说。
刘近国正准备介绍显示着各种数字信息的平台时,电脑上突然弹出一条煤矿甲烷传感器报警信息。他随即拨通该矿电话:“你矿1304皮顺回风甲烷传感器因何报警?请你们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并核实报警原因。”
10分钟后,该矿打来电话反馈,人员已撤离,传感器因设备故障造成误报警。
刘近国还是不放心,又联系了地方监管部门驻矿安监员,希望能到现场去查看具体情况。
了解到,监察执法四处每天安排监察员24小时值班,并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展远程监察。
刘近国介绍,系统中有2万多个监测点,可实时查看辖区各煤矿每一名职工在井下的具体位置,以及通风、排水等系统运行情况;通过查看分析数据,可有效掌握各煤矿安全生产状态。
“1313工作面处于地堑结构内,工作面布置不规则,冲击地压威胁较大,要重点检查现场防冲措施落实情况。”
“7306综放工作面煤层厚,自然发火期短,现场检查时一定要实测回风隅角气体浓度。”
…………
在监察执法四处会议室里看到,几名监察员你一言我一语,对当天要去检查的2处煤矿开展集中风险研判。
监察员马超作为其中一处煤矿的信息联络员,认真记录着大家的发言,将这些需要重点检查的内容补充到检查方案中。
半个小时后,他们兵分两路,带着执法装备匆匆赶往煤矿。到矿后,监察员换上下井衣服,来到井口准备下井。
按照检查分工,马超负责到其联系的煤矿7311掘进工作面和主要运输巷道进行检查,陪同检查的该矿机电科科长韩某建议乘坐电机车直接到达工作面迎头。
马超微笑着说:“这次,我们需要检查主要运输巷道设备运行情况,还是边走边看吧。”
刚走了十几分钟,马超突然停下脚步,抬头盯着巷道顶板上的单轨吊机车轨道,发现轨道上1根固定锚杆已经断裂,要求该矿全面排查这条运输线路,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固定锚杆。
马超在2000多米长的运输巷道里认真查看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到达掘进工作面后,他时不时动手测试各类保护装置。
在此次检查中,检查组共查出30余条隐患,责令该矿立即整改,同时对查处的3个典型问题,要求矿方认真分析原因并进行责任倒查。
带队检查的监察执法四处处长杨发喜告诉记者,他们主要选取灾害严重、安全不放心煤矿开展“四不两直”突击检查。
结束一天的检查返回驻地已是晚上8点多,监察执法四处副处长祝二亮进入办公室,铺开一张图纸,拨打电话:“我看了你们的设计方案,觉得这样设计没问题,但基岩厚度一定要探查清楚……”
上午检查时,一煤矿总工程师发来微信,向祝二亮请教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的技术问题。
据了解,监察执法四处10名监察员在执法间隙,积极为煤矿开展技术帮扶。
“我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更要倾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共同推动矿山安全健康发展。”祝二亮表示。(高文静 刘庆)
来源:中国煤炭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