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2024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在此背景下,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被投放至上海市黄浦区021-02地块项目桩基及围护工程项目中,设备凭借优异的智能数字化施工技术、对周边环境扰动小、成桩质量高、低碳环保施工等优势,成为当地绿色工程建设的先锋。
上海市黄浦区021-02地块项目桩基及围护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黄浦区“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其建筑工程性质规划为居住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现场施工地紧临于老建筑不足3米处,对基础施工可能产生变形、振动等较为敏感,施工难度较大。
该工程DMP工法搅拌桩主要用于场地内部桩基及维护工程,项目所需搅拌桩总方量约7500方、桩量168根、桩径850mm、深度12~43m、水泥掺量15%。
复杂的地形空间,对桩身质量要求极高。不仅如此,由于场地外部周边有众多新旧建筑物,施工中要求噪音小,降低扰民。并要求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扰动及地面隆起、水泥浆流失等问题。
面对这一项艰难的挑战,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在入场前,就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基于对项目微扰动搅拌桩施工需求的深刻洞察,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实战以安全高效、低故障、稳定精准,快速适应施工环境。由于地下30m进入砂层后速度放缓,仍以12小时完成5根43m桩的优异施工表现保证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项目承建方,对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的性能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测试,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称赞道:“ 设备拥有优秀智能数字化施工技术、可自动化成桩施工,对周边环境扰动小,成桩质量高,完美贴合施工需求,这里要给上工的产品点一个大大的赞。”
上工机械会同上海渊丰、同济大学联合研发的DMP工法搅拌桩设备采用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并控制搅拌叶片旋转,以及四根钻杆同时喷射浆液、气体实现自动化成桩施工。设备通过地内压力自动控制,以及异形钻杆旋转时外侧形成的排压力通道实现微扰动施工,解决了传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桩身强度不均匀、信息化水平低、施工质量难以管控、置换土体较多、施工扰大、成桩效率低等问题。
DMP工法搅拌桩设备采用智能的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使得施工过程质量可控,大幅度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采集并显示的内容包括喷浆压力、浆液流量、喷气压力、地内压力、成桩深度、成桩速度、成桩垂直度等参数;可生成包含桩长、施工时间、地内压力、水泥用量、成桩垂直度等参数的施工记录表;同时可将施工参数上传至集控中心,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
随着“双碳”政策持续推进,未来绿色环保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以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为代表的地下基础施工利器,必将引领新一轮绿色低碳施工趋势,彰显上工机械对于低碳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