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中联重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工程机械专用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长沙市科技局“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验收,自主研发的长角传感器、静态及动态倾角传感器等产品经权威机构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智能传感领域实现重要突破。破局:从“外购”到“自产”,从“跟随”到“领先”
长期以来,工程机械的高端传感器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传感器在复杂工况适应性、多源数据融合精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项目团队聚焦复杂工况下的感知可靠性难题,成功攻克智能动态补偿、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通过创新融合MEMS技术与AMR磁阻技术,提出抗抖动的闭环精控创新策略,显著提升了长度、角度的测量精度;开发的六轴融合算法解决了振动、变化运动状态干扰下的数据失真问题;通过构建的智能标定体系成功搭建自动装配系统,实现传感器量产一致性飞跃。这一突破背后,是中联智能传感器团队长期以来坚持“开辟新领域、钻研新技术”,不断打磨产品后实现的技术创新。
▲自动装配系统
▲自动标定系统
赋能: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革新,赋能更多主机
自研智能传感器在实现国内领先的同时,也助力中联重科各品类工程机械智能化应用:长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保障各吨位起重机精准吊装和安全施工,静态倾角传感器助力高机实现主动安全防控和作业动态稳定。这些“中联芯”传感器已逐步应用于中联重科工起、高机等经营单元的主流产品,一步步实现中联重科各类产品核心感知单元的自主化替代。
厚积薄发:
集中优质人才,继续深耕传感领域
智能传感器的开发,也离不开优秀的设计团队。历时4年,智能传感器项目组从寥寥数人,成长为拥有几十位骨干成员的成熟团队。当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2岁,近6成都是研究生学历,其中1人为博士学历,专业主要涉及软件算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领域。依托在“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中的开发经验,团队继续攻关油缸/阀芯传感器、农机测损传感器农机测产传感器等“卡脖子”产品,力求实现更多高端传感器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持续的工程应用验证,中联重科智能技术公司以“揭榜挂帅”项目为支点,撬动工程机械感知技术的全面革新,为国产传感器发展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让中联重科各类产品拥有属于中联的感知世界的“眼睛”。
▲项目验收证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