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至26日,以“逐新逐质 奋斗筑梦”为主题的柳工第二十五届技术创新大会在柳工全球研发中心举行。大会回顾了过去一年柳工产品与技术创新成果,并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共话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未来。
在25日举行的专家报告环节中,多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就行业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进一步增进产学研交流合作,为柳工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其中浙江大学教授张斌介绍了电液驱动部件、能量管理、通专融合大模型、智能运维和故障诊断等工程机械智能化电动化关键技术;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晓光阐述了动力电池工程应用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姚建勇深入剖析了工程机械机器人化关键控制技术,并给出行业应用专业建议。
26日大会上,柳工股份副总裁朱斌强向与会人员作柳工产品与技术创新工作报告。他表示,柳工产品力的提升,要依靠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全方位创新驱动。在产品方面,柳工产品型谱正在向大型化发展,并形成了以产品组合为优势的露天矿山全面解决方案,可满足全球95%工况。在技术方面,柳工近三年共开展110余项技术研究,覆盖电动、ICT、无人驾驶、智慧运营等九大领域,构建了高度智能化数字施工系统。在管理方面,柳工构建了四位一体全球研发体系,统筹学会,统领人才,统合信息,统型零件,形成长效化管理模式。
柳工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曾光安在现场发表了《打造全球高价值品牌》主旨演讲。他指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格局风云变幻,市场竞争呈白热化趋势,但柳工向全球谋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打造高品质、高价值的品牌目标永不动摇。面对行业周期,柳工通过改革创新持续实现了利润增长、规模增长和能力成长。曾光安强调:“要发挥柳工‘三全一体’战略和‘四统一’‘四高效’研发体系的竞争优势,并牢记三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始终坚持打造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将柳工命运牢牢掌握在柳工人自己手里!”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柳工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会正式发布了“柳工大脑—柳工大模型应用平台”。“柳工大脑”基于柳工深厚沉淀,融合194TB车联网数据微调训练,打造超智能“创新孵化基地”,能够快速催生各类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为产品创新、生产管理、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智能生态系统。
本次大会还表彰了55项优秀知识成果,39个优秀创新项目,优秀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研发总监等个人275名,以及其他优秀创新成就。
优秀研发总监
刘恒志、陈玉杰、俞松松乾元奖
9075F新产品开发
坤元奖
多轴疲劳试验与仿真联合应用技术
升元奖
LT26JE-C高空作业平台
震元奖
小装电控负载铭感阀开发及应用
开元奖
电动小装产品开发
LDP执行奖
江苏柳工
会上,柳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津向柳工股份总工程师、全球研发中心主任林明智颁发了“创新成就奖”。该奖项肯定了林明智长期以来为柳工作出的创新贡献,鼓励广大研发人员要以榜样为“镜”,用工匠精神钻研技术、雕琢产品。
创新是柳工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柳工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高可靠性、高品质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邓朗妮,柳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新连,柳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胡小华,柳工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丁渭平,柳工科学家、东北大学教授邓想涛,广西大学机械学院院长贺德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唐荣江,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孙有平等出席大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