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潮涌处,奋进正当时。近日,在江苏广电总台《江海弄潮》的镜头下,徐州这座“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转型脉动清晰可感。5月7日晚,《江苏新时空》专题报道,作为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徐工在“向绿而行、向智而行”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平台赋能 汉云智慧运维新方案
记者: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已接近900万辆,如此高的存量给新机销售带来了挑战,但是数百万的工程机械都需要维修保养服务,徐工正在通过“一朵智慧的云”来深度挖掘后服务市场。
唐波(国际车联网部部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台挖掘机故障实时监测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整机的动力系统,包括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空调系统、驾驶行为等,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出它的所有实时故障信息,包括6个月的故障预测信息。
记者:通过自主研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无论是远在1.4万公里的巴西,还是地下1千米深的矿井,徐工汉云都能为当地工程机械提供从AI智能检测到一键派工维修的闭环式服务。
唐波(国际车联网部部长):通过平台的加持,设备的故障率有效降低近40%,服务模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服务效率提升近60%。
AI驱动 重塑产业服务新生态
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于工程机械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及配套服务的要求更高,徐工汉云依托AI算法、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一方面基于对以往海量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支撑业务决策,优化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客户体验;另一方面深入探索“制造+服务”模式,围绕挖掘机、起重机、泵车、压路机等工程机械产品设备,从单纯生产加工转向提供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远程监控监测、远程施工安全管理等创新服务,拓展多渠道盈利模式。
汉云通过建设数据一体化,逐步覆盖全球工程机械物联网应用平台,聚合设备数据、客户数据、作业数据、维保运维数据,结合设备寿命及性能衰减模型,为制造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提供精准决策信息,深度赋能行业服务模式转型,为售后运维、安全施工提供高价值的支撑数据,逐步探索和推进数据产业化进程。
在传统制造业增长逻辑迭代的十字路口,徐工汉云以工业互联网为支点,撬动工程机械产业价值重构。面对存量设备衍生的服务蓝海,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突破物理边界,构建覆盖全球的“数字神经中枢”,为传统产业向绿、向智发展构建新生态、提供新路径、形成新质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