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月九日电针对一方面官方宣布“国企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已基本实现,而另一方面又出现一批新增亏损国企的情况,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表示,政府已经注意到并对此高度重视。他同时也提出,对此要作全面和辩证的分析。
据悉,到去年年底,中国新增的亏损国有大中型企业约有二千户。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盛华仁对此进行分析时认为,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四:
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国内国外,企业经营有盈有亏既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出现亏损企业更是一种必然现象。
其二,由于过去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确实存在作假账使企业虚盈实亏,各项统计含有极大的“水份”现象,所以一些在三年前“盈利”的企业,其“潜亏”问题经过几年时间逐渐暴露了出来,如今就成了“新增”亏损企业。
其三,一批在近三年间陆续投产的新建企业,由于是依靠负债建设起来的,加之投产不久,所以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其四,一批缘于过去重复建设而导致产品没市场、扭亏无望、需要退出市场实行破产的企业,以及资源枯竭、需要关闭的矿山,鉴于国家财政和金融承受能力有限,且要考虑职工安置问题,需有步骤地实施破产和关闭,做到退而有序,因此要有一个过程才能使它们完全退出市场。
盛华仁表示,上述情况说明,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面,中国仍有大量繁重的工作要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