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八大经济现象看2001年景气新走向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1-01-17 00:00   来源:网络

1基本实现小康之后,消费新热点在哪里?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九五”计划胜利完成,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我国下阶段消费有哪些新热点?

1基本实现小康之后,消费新热点在哪里?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九五”计划胜利完成,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我国下阶段消费有哪些新热点?


丁俊发:走进新千年,中国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消费热点:城市主要是住房及装修,新一代家用电器包括电脑、通讯、空调等,绿色食品和旅游等;农村主要是住房与普及家用电器。建议继续实行刺激消费的政策:一是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和低收入群的收入;二是加快收入分配货币化进程;三是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清理取消一切抑制购房、购车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六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


秦池江:城市消费已比较普遍达到小康水平,但农村只是准小康水平或只是一半左右的居民达到小康。未来的消费热点更多在农村,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对农用车辆和优质生产工具、材料有需求,一般农户对住房和家用电器有需求,这种状况可能维持5—10年。城市居民则更多的是对环境、健康和娱乐的需求。特别是对美化室内外环境的投资与消费,这就需要积极引导,鼓励居民个人投资,政府包下来不是好办法。


2景气周期出现转机后,经济运行走势如何?


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扭转了近七年增速减缓的趋势,经济景气运行出现重大转机。在人们关注已久的经济景气拐点到来之后,2001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如何?


黄卫平:中国经济景气正走出低谷,各项调控政策已经发挥了作用,国内投资需求将升温,个人消费将平稳增长。总体上说,中国经济运行已经从数量型目标改为质量型目标,2001年经济景气趋势将继续有所上升。


邱晓华:持平或略有下降将是2001年经济景气的基本走势。主要是需求不足状况尚未根除,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加上经济结构还不合理,体制不顺等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故经济景气难有明显的上升。


戴园晨:2001年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表现在世界性经济紧缩趋势并未得到明显改变,而国内消费增长率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提高,投资利润率较低,投资增长难度较大,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尚需假以时日。因此,今年经济景气的基本走势将会略有下降。


3价格市场化后,物价走高还是走低?


2000年我国价格体系进一步市场化,年内对成品油、药品零售和电信价格多次进行调整,价格有升有降。2001年物价走势如何?


李子奈:物价指数将保持平稳,涨幅约为0%。理由是第一,消费需求不可能有大的增长,供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第二,由于2001年起统计方法略有改变,将加大汽车、住房等消费的权重,而这些消费总体价格将趋于下降,这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下降。


汪海波:预计今年物价指数涨幅为1%左右。其根据一是投资品价格指数会上扬,而且幅度较大,将形成对消费品价格的成本推动压力。二是人们收入水平会上升,假日游和各种消费信贷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需求,拉动价格上升。三是行政命令限产和市场淘汰的双重作用,使得许多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渐趋缓和,所以都有利于物价回升。


黄卫平:目前实际利率已经攀升,今年将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但财政与货币政策至少还有放松的空间。预计价格涨幅将达3%左右。


4发行3600亿元国债后,财政支出重点在哪里?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年来共发行长期国债3600亿元,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2001年,财政支出的重点是什么?


肖捷: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真正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尚需继续努力。为了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2001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注意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要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收入征管,继续实现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积极稳妥地实施税费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保证社会保障和西部及科技、教育、农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支出需要;改革财政预算编制方法,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为核心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李泊溪:财政支出的重点应该是:(1)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经济体制改革打好基础;(2)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有助于提高21世纪国家的总体竞争力;(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经济景气上升以带动民间投资的跟进。


5民间投资有所启动后,投资新势头如何?


据2000年1—11月累计,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民间投资也有所启动,这样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将为9%左右。2001年投资的新势头如何?


肖捷:去年虽然投资增幅出现回升,但民间投资启动仍不足。考虑到今年总体经济景气回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间投资信心,民间投资增长将逐步加快。预计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高于去年,达到12%左右。


秦池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适度提高,增幅将加大到14%,不必担心总量过大。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两条,一是无效投资,如豆腐渣工程、重复建设;二是短期行为,例如住房建设投资增长率在25%左右,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和GDP增长比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投资结构,应加大水利、农业、高科技的投入。


6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后,新的调整重点在哪里?


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将超过2300亿元,绝大多数行业实现全行业盈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望继续增盈或整体扭亏。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有赖于国企改革的深入,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初步成果,而“十五”期间经济结构新的调整重点应是什么?


来光贤:新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企业必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树立民族品牌意识,产品要面向全世界。特别是要用全球市场经济的观念代替一国一地市场经济的观点,从全球市场来考虑经济结构的调整。


袁守启:新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战略性、长远性的问题,而不是以前那种就眼前或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暂时调整。重点是解决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不合理问题。在产业中,应加强科技含量高的高新产业,带动或改革落后的传统产业,但要兼顾劳动就业。地区结构要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


7国际环境变化后,外贸增长加快还是放缓?


2000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对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律。中美两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有利于促进中美贸易。在这种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中,2001年我国外贸走势如何?


肖捷:预计2001年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比2000年有所回落,但仍将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当前,外贸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及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张文中:2001年我国农业机电产品、日用工业品的出口有较大压力,再加上国际需求可能波动,因此出口增长幅度会较去年有所减缓。我们要注意鼓励和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


8就业景气回升后,新的就业机会在哪里?


2000年在经济景气走高的带动下,就业景气有所回升。各地有关部门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共为1200万下岗职工提供了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其中780万人已再就业。世纪之初,新的就业机会有哪些?


丁俊发: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与家政服务业,同时改变择业观念;二是大力发展与计算机有关的新兴产业,增加就业率;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开辟新就业面;四是进一步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许光建:随着国企改革、农民进城,增加就业机会越来越重要了。首先要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使农村劳动力能更容易在城市就业,从而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切实发挥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第二,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为寻找职业的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就业信息。第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下岗和转岗职工的技术培训。第四,在部分行业实行弹性就业、阶段就业制度。吴坚忠执笔


专家展望2001


当我们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时,专家们对2000年中国受到关注的八大经济现象进行了盘点,展望2001年,一致认为经济景气总体趋势将继续有所上升。接受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此次调查的专家有:


林兆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袁守启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张汉亚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


马建堂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


来光贤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研究员


肖捷国家财政部国库司司长


丁俊发国家内贸局副局长


邱晓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李泊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米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研究员


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戴园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汪海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汪同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李子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秦池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许光建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系主任


张文中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