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最近预计,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预计增长10%。投资重点是抓好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加快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建设等。
曾培炎说,1998年以来安排的国债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4万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后累计完成1.5万亿元,结转到2001年的剩余工作量为9000亿元。多数项目处于收尾阶段,有必要集中使用国债资金,使之尽快建成投产。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3年以来发行的3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约7500亿元,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据统计,1998年国债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带动两个百分点,2000年带动1.7个百分点。
他说,在国债资金的支持下,我国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3年来,全国共完成堤坝加固16369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500万亩,解决了100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公路新增通车里程约17.4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万多公里,南昌、长沙等24个机场已在去年底建成投产。国家还利用国债资金,分两批共建设700亿斤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
国债投资还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3600亿元国债资金中,中西部地区占61%。国债资金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推进了产业结构升级。880个技术发行项目得到银行贴息,总投资达2400多亿元;目前,85%以上的国债技术改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大部分项目将在2001年底前建成。国债投资还支持了300多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其中68项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在2000年年底建成投产。
国债项目的实施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据介绍,共有556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2000年年底竣工投产,全国一些重点城市的日供水能力、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道路状况将有较大改善;全国上千个县完成农网改造。
另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日前透露,2001年以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在3.5万亿元以上,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环保、住房等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