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苏波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调整结构和加快发展,是“十五”期间机械行业的最大主题。
苏波指出,结构调整是机械行业要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我国“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根本性的变化,预示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按市场需求来组织。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地调整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人才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合理组织各种生产要素,使各种资源的投入产出达到最大化、高效化,并建立起能快速反应市场的运行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机制,不仅是“十五”规划的中心内容和工作主线,也是今后行业和企业要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
苏波说,机械工业产品门类多、服务范围广,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应突出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十五”期间,机械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淘汰一批落后设备。选择“十五”发展重点,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市场需求潜力大,供需矛盾尖锐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重要产品(如电力设备);有市场需求且对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有重大促进作用的产品;进口数额巨大,并有长期需求的产品;影响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产品(如数控机床、仪器仪表)。
苏波指出,按照上述原则,“十五”期间机械工业要发展四个重点领域。
重大技术装备领域。
电力设备。“十五”期间以我为主生产三峡工程右岸12台70万千瓦机组,使这一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按照积极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加快发展电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方针,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大型、高效、环保、节能型电力设备。
冶金设备。淘汰落后,降低能耗,改善环境,重点发展进口量大的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的扁平材品种的生产设备,如生产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冷轧硅钢片和热轧薄板的大型成套连轧设备等。
石油化工设备。目前,国外先进乙烯装置规模已达100万~130万吨/年,化肥达60万~90万吨/年,石油化工设备呈大型化趋势。这就要求石化设备行业要围绕石油化工行业升级的需要,以提高乙烯、化肥关键设备为突破口,加速提高行业成套技术水平和能力,努力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煤炭机械。重点是提高煤炭品质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完善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要求,重点提高煤炭大型综采设备、掘进设备的技术水平、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纺织机械。重点发展化纤机械、棉纺织机械、印染及后整理机械、针织机械、非织造布机械等,继续提高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新型染整设备的水平和国产化率,使纺机设备的自给率达到70%。
轻工机械。重点发展造纸机械、塑料机械、陶瓷机械、玻璃机械、制糖机械和乳品机械等,产品向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建材机械。重点发展日产4000吨级水泥熟料生产线设备,自主开发日产8000吨以上超大型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装备,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设备等。
汽车产品领域。
按照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汽车工业在“十五”期间将有较快发展,轿车产量将有望突破100万辆,摩托车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地位。“十五”期间,汽车工业首先要加快经济型轿车的发展,并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节能、环保等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家庭用车的需要;要发展重型车、专用车、绿色环保的清洁公交车,适应农村市场的轻微型汽车;要加快发展汽车零件产品;要提高汽车和摩托车整车开发水平。
农业装备领域。
“十五”期间,农机工业要加快发展市场急需的节水灌溉设备,粮食烘干设备,玉米、水稻收获机械,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等,尽快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基础产品领域。
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十五”重点发展普及型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等。
数字化、智能化工业控制和仪表系统。“十五”期间,仪器仪表工业要围绕各产业部门的需求,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的工业过程分析仪器和监测仪器等产品。
重要基础零部件。基础件发展落后,一直制约整个机械工业水平的提高,影响重大技术装备的质量和性能。“十五”期间要继续加快液压件、密封件、气动元件、精密大型专用轴承、模具、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发展。
苏波最后说,机械工业“十五”规划,改变了过去机械工业自身发展谈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要用户、围绕市场需求来研究结构调整和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调整结构和加快发展,是我国机械行业面临的最大主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