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庄严宣布,七年后,奥运圣火将在神州大地熊熊燃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发扬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精神的同时,为主办地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日趋明显。目前,世界各国对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国家和民族对体育精神及理念的追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体育带动经济,提升国家的整体地位和实力。
梳理百年奥运的脉络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1984年举办的洛杉矶奥运会是奥运会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举办奥运会基本是亏损的,1972年慕尼黑花了10亿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花了20多亿;1980年,莫斯科竟花费达90多亿美元。奥运会蕴含的经济价值在美国人尤伯罗思的运作下终于揭开了冰山的一角。据公布的材料显示,洛杉矶奥运会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左右,后来不仅没有出现亏空,而且盈利达2.5亿美元。此后的历届奥运会收入更是逐年猛增,到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仅电视转播权收入一项就达9亿多美元。
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奥运经济”必将为中国、北京、企业和个人带来并创造无限商机。“新北京,新奥运”这一口号,形象鲜明地阐述了承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对北京,乃至整个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奥申委副主席蒋效愚曾表示:“如果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预期将获得16.25亿美元的收入,而同期奥运会的开支为16.09亿美元,那么北京奥运会将会有1600万美元的盈余。”
著名美商投资银行高盛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若夺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从2002年到2008年,每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会为此提高0.3%。高盛认为,主办奥运会不仅会对中国2008年的旅游业带来刺激,由现在至2008年对基建设施的大量投资,将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影响无疑会扩大到2008年以后。
据北京申奥报告财政预算和北京市“十五”计划估算,北京对奥运的投入可达2800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和通讯设施等)1800亿元,体育设施建设(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记者村等)170亿元,环保投入713亿元,奥运会期间的运营费用(餐饮接待、交通、医疗服务等)117亿元。如果申奥成功,北京还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继续为改善城市面貌而投入。此外,在房地产、旅游服务、高新技术等行业,申奥带来的间接投资更为巨大。
奥运为北京带来新机遇
(一)基建投资1800个亿北京城市基础设施空前大发展
从近几届举办城市的经验看,举办城市和国际奥委会都十分重视奥运设施的长期利用。从机场、火车站、城市道路、电信系统、新闻中心这些大型基础设施到比赛训练场馆、奥运村及其他辅助设施等中小型建设项目都要考虑会后对城市长期发展的作用。这促使各种建设项目在最初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考虑保持设施现代化水平的问题,并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建设运行管理的全过程,由此大大提高城市设施在建设和管理两方面的现代化水平。日本在举办东京奥运会前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达210公里的高速铁路,将沿线重要工业区连接起来,这不仅提高了国内交通的现代化水平,而且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洛杉矶市为满足奥运会需要,对原有国际机场进行扩建,将客运能力提高到每小时7000人次,进一步增强了该市的航空枢纽功能。希腊和德国柏林市政府为争办奥运会,投资建设了雅典和柏林的市内高速公里网和轨道交通设施,加快了市区交通的现代化。
根据北京的申办报告的承诺,2008年奥运会,北京总共需要37个场馆,现在已经有了12个,还需建造23个。其中完全为奥运会准备的场馆有8个,其他的则是正常修建。届时,北京将新建8个奥运场馆,改建13个旧场馆。交通方面,北京将加快地铁5号线及八通线的建设,同时还将计划建设130公里的公路网。有专家测算,在未来的八年时间内,北京市用于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将达到20亿美元,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资金流。对于从事基础设施投资的行业将是千载难逢的商机。
(二)环保产业——全世界都在关注北京的“绿色奥运”
从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奥委会对申办城市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成为评估申办城市是否符合条件的关键因素。德国慕尼黑市为举办第20届奥运会,将一个旧机场改建为奥林匹克公园,占地近3平方公里。大片的林木花草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该市的环境质量,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韩国政府和汉城社会各界为成功举办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在1981至1986年间分别投资近4000万美元,植树3000万株,兴建许多花园花坛,修复了多处名胜古迹,大大美化了汉城的市容景观。制定加强环境管理的特别对策,对汉江两岸进行了两期综合治理工程,使原来的"死江"恢复了生机,城市环境状况显著改善。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大打环境牌。在筹备期间,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把过去的垃圾场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奥运中心。
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是大力促进北京环境建设的一个强有力契机,“绿色奥运”将从“概念”变为现实。由于申办成功,北京市政府将投入巨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将建设三道绿色屏障,第一是使北京郊区林木覆盖率由现在的60%提高到70%;第二是围绕“五河十路”两边建设二百米的绿化隔离区,总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第三是要在1040平方公里的城区中,建设120平方公里的绿化区。2002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将减少一半;2005年北京空气质量将达到清新标准;2008年北京将建成花园城市。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拥有相当丰富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资源。在加大治污力度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如能借筹办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各种功能设施的布局建设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扭转目前的被动状态,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境建设的层次。从申奥过程中各国记者对北京环保的提问即可看出世界对北京环境的关注,环保产业商机无限。
(三)“科技奥运,奥运科技”
由于奥运会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动,因此各举办城市无不竭尽全力为保证大会成功投入最优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由此,带动了本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高级化。
“科技奥运”是北京申奥主题(“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北京举办奥运会将投入大量的现代化通讯设备,如电信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媒体设备等,这为竞争本就激烈的信息产业又增加了新的追逐目标。
(四)第三产业将会飞速发展
据韩国政府统计,汉城奥运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十分显著。其中,第三产业的相关产值为13亿美元、收入为7亿美元。第三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洛杉矶奥运会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创造了近7万个就业岗位。汉城奥运会为其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岗位。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该市增加的就业人数达8万人。亚特兰大奥运会使其所在的佐治亚州的就业人数增加了8.5万。
在承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过程中,北京地区将形成庞大而活跃的投资和需求市场,激发城市经济的活力,促进对外贸易,扩大国外技术和资金的引入。根据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被确定后会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由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找合作机会,形成巨大的投资市场。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目的的人会蜂拥而至,急剧增加对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造成城市需求市场迅速膨胀。经济交往的扩大将导致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空前活跃,从而带动对外贸易扩大,提高外商在京投资的信心和强度。
以旅游业为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入境旅游者为23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入境旅游者为22万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入境旅游者为30多万,旅游收入达30多亿美元。再以生活消费为例,墨西哥城在举办第19届奥运会时,由于参赛和旅游人员猛增,商品需求扩大,使该市增加收入10到15亿美元。汉城奥运会期间各种生活消费品销售额比平时高出一倍以上,仅电视机、录像机等家用电器的销售额就近3000万美元。
北京举办奥运会必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中国的首都,无论是历史文化遗迹,还是现代城市规划都具有其不可抗拒的独特魅力。“到北京去,到中国去看看!”——世界各地都将对北京乃至中国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和理解,奥运会的召开将吸引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体育官员、运动员、观光者的涌入,入境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促进旅游行业的繁荣,与此相对应的将是商业、酒店服务业和餐饮业的同步繁荣。
筹办2008年奥运会,必将会有大量款项投资于奥运场馆建设,奥运村,奥林匹克花园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大众化休闲度假区,集观光,娱乐,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型高级休闲方向发展,围绕经济,生态,保健,社交等多功能进行综合开发,推出一系列经营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树立城市旅游新形象,构建城市旅游业整体鲜明的空间格局,品位结构和总体特色。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必将会让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欣赏领略中华瑰宝,同时也必将吸引大量房地产投资者。因此,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北京的公共交通、旅游公司、酒店业、商业、房地产业将成为承办奥运会的间接受益者。
(五)新闻传媒和广告等行业得以壮大
体育与电视的关系日益密切,是当今世界普通的社会现象。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总共260场比赛,电视转播时间为2800小时,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达160亿人次。竞技体育具有的独特魅力加上电视转播的辐射力,使利用转播体育竞赛插播商业广告成为广大厂商竞相争夺的广告形式。赛事转播权的销售使体育部门可以获得财政支持,电视公司利用转播体育竞赛插播广告获得巨额收入,厂商则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而追求更大利润,“一举三得”的投资收益使传媒和广告业趋之若鹜。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已超过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出售电视转播权收益为12亿美元。奥委会更是一举签订了总金额高达80亿美元的三届奥运会转播权销售的巨额合同。面临入关挑战的中国传媒和广告行业亟需这样一次盛会来扩大自身实力和国际知名度。
(六)体育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奥运是体育产业中最闪耀的明珠。此次北京申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将会带来我国体育产业投入的增长,带动体育产业经营运作的市场化。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体育的对外交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手段、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更快地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也有助于激发广大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加快体育改革的步伐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体育产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业年产值达4000多亿美元,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体育产业以其吸引注意力和跨越国界整合资源、拉动经济的能力,早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投资热点之一。在体育发达的欧美日等国家,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始终位居国内十大产业之列。
从中国市场角度看,截止2000年底,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2.9533亿人,1999年家庭总户数3.4564亿个。据预测,到2005年总人口数将达到13.32亿,平均每年的新增人口仍将保持在1200万以上。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家庭数也会自然上升,而这两个指标至少可以在理论上说明,我国潜在的国内体育消费需求巨大。与此相关的另一数据表明不论是家庭体育的消费总额,还是平均每个家庭的体育消费,我国与西方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而这正说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按照当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为100元人民币简单计算,中国年体育产值应为1295亿人民币,约为156亿美元。如果中国再发展5年,到2008年,中国国力增强了,中国体育将变成一座金矿,将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首先,随着奥运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广,国民的体育健身观念和在体育的消费结构上将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和体育相关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服装、体育信息、消费体育食品、饮料、体育彩票等体育休闲用品的消费将面对更为广阔的市场。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体育消费将为扩大内需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的体育产业将随奥运的承办成长壮大,将为投身和参与体育事业的企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商机。
其次,根据历届奥运会成熟的运作经验,奥委会和组委会将奥运会市场开发业务委托给专业的体育产业公司运作,届时具有国家体育总局背景的中体产业将成为最大的收益者之一。中体产业公司董事长魏纪中现正担任北京奥申委主席的特别助理,专门负责奥运会市场开发策划等工作。同时,中体产业积极与北京奥申委合作,就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问题提出了完整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财政收入预测》和《2008年残奥会财政收入预测》的部分工作。在承办奥运的期间,中国同类的专业性体育公司也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举办奥运会还将使我国的体育保险焕发生机。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保险法规也不健全,境内保险公司为数不多,竞争也不激烈,虽然我国具有广大保险市场,但是保险的密度和深度都不高,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所有保险公司的年保费总额还不抵国外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年保费额。谈到我国的体育保险,更是国内保险的一大空白。我国体育保险研究时间短,水平较低,缺乏从事体育保险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并且,中国体育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体育保障的配套法制不健全,操作不规范。更为重要的是,缺乏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体育保险险种。此次可借北京申办奥运会之机,使中国体育保险得以长足发展。
把握机遇北京仍需努力
北京举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北京、对中国的发展是难得的契机,但是,在我们看到奥运会带给我们无限商机的同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商机并不代表收益,如何将巨大商机转变成最大经济的效益,是我们要面对、要解决的问题。
(一)保持政治经济稳定的良好环境
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首先就是一个国家对政局稳定的承诺。对于奥运会的举办国和举办城市,保持政治经济稳定的环境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稳定的环境,才会给各国的投资商带来商业投资信心。
(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使承办奥运“成绩很大,成本不高,效率理想”
北京申奥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胜过其他竞争对手的亮点。但是,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体育是一种政府行为,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体育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必须要从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
在国内不断向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承办奥运也要引进高效率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融入市场化大环境。但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机制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果什么事情都由政府来操作,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成绩很大,成本很高,效率不理想”。事实上国际上很多知名的体育运作公司,很有经验和效率。但不解决机制问题就很难请进来。政府只要作好法规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多的工作要按照市场办法进行。如果承办奥运会的过程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这样,不仅能减轻政府负担,而且能吸引大量的民间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给予体育产业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从而实现:“成绩很大,成本不高,效率理想”。
(三)奥运商机需要“奥运人才”
缺乏专业的人才,没有完全掌握奥运经济的真正规律,也就无法将奥运商机完全转化成为奥运收益。北京举办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现的不仅是中国风土人情和发展状况,还有中国人民的智慧。培养中国自己的“奥运人才”,有了人才的发展,中国的体育产业才能伴随奥运一起发展壮大;解决好人才问题,面对奥运商机,我们才能从奥运经济中获得更多收益。
期待着在21世纪重塑辉煌的中国面对奥运会带来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能够充分分享其利益。尽管商业本身不能凌驾于奥林匹克精神之上,但奥运和商业间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将成为中国加速发展的催化剂,让我们用智慧和实干,借奥运之风,使中国、使北京的经济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让我们期待着2008年中国的北京,一个让全世界振奋的“新北京,新奥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