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1-12-05 00:00   来源:工程机械商贸网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工程机械行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过多次讨论,在行业内召开了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发表过专题文章。其中主要对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条例、权利、义务等方面在入世后的利弊关系讨论比较多,但对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工程机械行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过多次讨论,在行业内召开了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发表过专题文章。其中主要对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条例、权利、义务等方面在入世后的利弊关系讨论比较多,但对工程机械行业自身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讨论的较少。我们认为入世以后,这方面的差距是最主要的,如果没有充分的认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入世以后,行业产业结构是否先进合理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基础,其中规模经济、创新意识、运营机制是开拓市场的关键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实体中体现出来。本文只谈规模经济问题。


规模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事物的量的规定性概念。在生产经营领域内是指社会生产诸要素数量集合、优化后而带来的经济收益递增,称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起源于西方经济学家指出的“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即表现为:一是批量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批量越大,每件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越少;二是设备使用的不可分割性,设备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直接的道理。但也不是集中度越高,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会越高。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行业来说,使用社会生产诸要素量适当、配置合理、协调发展、并带来宏观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称之为经济规模。因此,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又是互为联系、过渡、又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经济规模经营的基础。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莫测,经济规模的量化往往难以定位。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规模经济发展已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在规模经济发展初级阶段,通过资本的积累,兼并联合,大企业公司不断出现。随着科技进步,大型高效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出现和发展,使专业化分工成为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专业化协作的不断深化,使其成为规模经济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的载体,促进企业规模结构和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合理规模经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于建筑、道路开凿等工程用的液压破碎锤产品,国际上生产企业60多家,均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其中韩国是生产液压破碎锤行业里面的后起之秀,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国外先进技术,大搞社会专业化分工,规模整合,一个企业只加工活塞,另一个企业只加工缸体等等,一套设备只需几个人,一年就可以加工出三千多套产品,而且技术越做越精,获得了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低成本价,现在生产销售量已超过美国和德国。其中美国的斯坦利公司是生产液压破碎锤的知名企业之一,近年来也选购韩国的零部件,组合为斯坦利公司的品牌产品。这就是规模经济发展整合的结果。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制造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地区经济保护发展的框架下形成的,几十年来各自为政、点多规模小、抓主机轻配套、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多,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少。目前具有独立核算单位的企业有1000多家,年销售额400多亿元。而美国工程机械生产与销售额已达到500亿美元,制造企业500多家,平均每个企业销售额1亿美元,平均规模是我国企业的20多倍,同时具有坚实的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体系,包括卡特彼勒这样的大公司,在其内部也形成了独立的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相比之下,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但产业结构变化不大。由于历史原因,每一个产品全国都有十同家,几十家到上百家企业在重复生产。这些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都要建立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配备一套相互重复的销售服务人员班子。行业平均销售费用支出也由八十年代末的占销售成本的1%上升到5%,其中装载机行业达到5.46%。如果要发展海外市场,销售费用支出比例还会上升。企业的平均管理费用也由八十年代末的8%左右上升到16.5%,部分企业达到25%。这样,行业内企业之间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内耗、人力消费、资产与资源的消费,设备工作效率和利用率低下。更主要的是技术开发创新乏力,平均一个企业用于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经费只有100多万元,占销售额的1-1.5%,大部分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既无人才资源也无资金投入,只是维持重复再生产。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例如合力叉车、厦工股份、柳工股份等,已经步入规模经济型发展阶段,每年的技术开发费用都在千万元以上,但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仍然相差很远。综上所述,这样的产业结构,与国际市场接轨后的市场竞争能力显然处于劣势地位。


目前,发达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即使只生产一个零件或部件的企业,总体规模并不大,但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均占有重要的位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工程机械制造业联合、兼并、重组成风,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控制国际市场。这些制造商们认识到只有通过收购、联合、重组后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最便捷和投入资金最少的方式,比在自己内部寻找经济增长点省时、省力又节约费用。例如成立于1983年的美国TEREX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购并、重组、从一个小型的起重设备公司成为今天在起重设备和越野矿用汽车市场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又如生产滑移转向式装载机的美国GEHL公司,利用自己的生产装备优势,早在1988年就已购并重组TCIPOWERPRODUCTS公司,在自己的滑移转向装载机产品系列上增加了伸缩臂叉车和中小型平地机产品系列;1990年又收购了PUKETTBROTHERS公司,增加了小型沥青摊铺机系列产品;在1997年又联合MUSTANG公司,获得了整个滑移转向式装载机系列产品,使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市场份额得到了大幅度增长,这些产品都有一定的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网络的共性,从而使GEHL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服务体系更为强大。九十年代以来,在欧洲500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其中有45%的企业经过了联合、购并、重组,购并的目的性很强,购并的两个公司之间产品都有相当高的关联度,这与资本主义世界初级阶段的企业购并行为有很大不同,更加体现了相互的互补性。在九十年代短暂经济危机喘息后,随着经济复苏,合并与收购之风越刮越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再是贷款利率低,股价创新高,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的控制,使企业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自由度增大了,这样也就促进了国际工程机械制造商之间的优化组合。总之联合、购并、重组是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产物,使公司规模效益更好。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得益者是用户或消费者,从而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用户和市场,这就是国外工程机械行业驱动联合购并的原动力。因此从国际工程机械发展趋势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各企业家应该值得深思。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应积极引导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