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项目期盼与社会资金合作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3-08-04 16:20   来源:公路网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建设投资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和重要。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如果没有连续性的投资作保证,工程建设也就难以做到一气呵成。而对于投资者或建设者来说,不能一鼓作气建成的项目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建设投资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和重要。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如果没有连续性的投资作保证,工程建设也就难以做到一气呵成。而对于投资者或建设者来说,不能一鼓作气建成的项目工程,它所暴露出来的经营上的风险性则是巨大的。

基础设施项目虽然不像其它企业产品那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见到经营的绩效,资本金能够很快地收回,但是,它所产生的绩效稳定性和持久性,则又是工业产品难以相提并论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投资大部分改为“拨款改贷款”,同时鼓励地方筹资进行建设。1993年,投资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到了1999年,国家的投资占5.8%,国内贷款占33.9%,利用外资占3.5%,自筹及其他资金占56.9%,国家投资、引进外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局面基本上形成。然而,从我国各地铺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广度、进度,民众要求推进加快建设的力度、速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看,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力度的确还有较大的距离。从目前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看,仍然是建设资金短缺。从目前城乡居民在银行的存款余额和不断增长的趋势看,加大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是很有必要,并且是十分可行的。

引导民间资本往市政公用行业和其他微利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就是说,其前提条件是,按照银行长期利率作为参照系,确保投资者的回报率。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这个起点,是难以达到吸引社会投资的目的的。

从近年来三峡工程总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和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企业业已发行的建设债券的热销情况来看,因为债券利率大多适当高出银行当期存款利率,低于银行当期贷款利率,这无论是对融资者,或者是对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