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石壁正立,高峡平湖初现。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通航、发电,中国西部的长江上游地区正在形成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连接西南地区众多腹地、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互动的大西南三角经济区。海内外众多经济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上述观点,并十分乐观地看好这个“西三角 ”。 “西三角”并非“神话” 8月20日,《福布斯》《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等多家海外媒体,就重庆未来的发展问题联合采访了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这次采访中,媒体们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讯息:“10年后,重庆将赶上现在的上海。” 在三峡工程刚刚顺利实现135米蓄水的6月底,一些在北京的外国商会组织和跨国公司就敏锐地感觉到,重庆、成都和宜昌三市及其腹地将构成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三角洲”经济带。国际几大商会的分析指出,中国式“三角洲”经济带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开放型特点,位于交通枢纽地带;二是有强大的经济腹地作为依托,产业门类齐全;三是有非常合适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美国国际商业发展公司总裁吴安琪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三峡工程的兴建,使重庆以及三峡周边地区具备了这三个条件。 对此观点,国内专家拿出了更翔实的论据。重庆交通学院教授黄承锋说,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船队可以常年上溯到重庆,宜昌至重庆之间的航程可以缩短约6小时。川江航道能够行驶千吨货船的上游支流也将从目前的近30条增至85条。长江干流将湖北宜昌、四川宜宾和重庆连成一线,其间还有万州、涪陵、江津、泸州等中等城市。以“两宜一渝”为一条折线,辐射、带动两侧地区经济发展的城市体系已经形成。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张庆松说,据测算,三峡工程建成后,行驶在长江上的拖轮每千瓦马力的拖载量,将由1吨多提高至2.7吨-5.4吨,船舶耗油量将由每千吨公里26公斤降到7.66公斤。宜昌至重庆江段船舶运输成本可降低35%至37%。 重庆货代协会秘书长刘军认为,重庆很快将成为西部地区航运中心。过去重庆80%的货物出口是走铁路到深圳经香港出海,其间各种费用大约是每个标准集装箱6000元。今后通过长江航道,从重庆到上海可全程签单,每个标准集装箱只需3000元,这样,仅国内运输费用就节省了一半。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室教授雷亨顺提出,以重庆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延伸,有成都、德阳、绵阳等城市,“成德绵”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产业经济高地。成都和重庆相距不过30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而重庆与成都之间又有7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在区域经济战略匹配上呈现出互补和联动态势。 的确,人们审视新三峡,不只惊叹于亘古未有的西江石壁,也不只沉醉于妖娆依旧的巫山云雨。大家更为关注的是,高峡平湖像一条更宽更长的纽带,将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广阔版图联结得更紧更密,大手笔地勾勒出了一个经济战略意义上的有机整体。 “金娃娃”会很快长大 尽管横空出世的“西三角”还需要培育,但没有人怀疑这个朝气蓬勃的“金娃娃”会很快长大。因为“西三角”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其各个支点都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令人羡慕的是,在世界油气市场多变、国内电力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矿产富集的“西三角”还蕴藏着巨量的天然气、石油和水电资源,并正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扩大集输能力。根据重庆市的规划,预计到2005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量可达2531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492万吨。其中天然气产量将年均增长10.8%;水电将年均增长6.9%。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安介绍说,在今后6年的继续建设期,三峡工程仅销电收入就可达700亿元。2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三峡电站销电收入将每年“进账”约200亿元。巨大的发电收益,将使三峡工程成为开发长江的融资平台。三峡总公司还将在金沙江上兴建总装机容量达385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的梯级电站。这就意味着,“西三角”经济圈将拥有多个世界级装机容量的“发电机”,可以为自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重庆本地3000多万人口,同时辐射周边五省,市场潜力无法估量。重庆相对完善的金融、商贸体系和较好的生活服务环境甚至超过了一些中部城市。重庆还是西部的教育高地,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曾在上海市担任要职的黄奇帆说,从经济结构上看,现在的重庆和10年前的上海极为相似。只要重庆能保持每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10年后就能赶上现在的上海。 良性互动 放大优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家们特别描绘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航运大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畅通东南及沿海的图景:百舸争流、巨轮穿梭,干支通畅、江海直达,上起四川宜宾下至上海吴淞口的3000公里长江干流航线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中心城市之间,长江全流域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之间的联系将日趋紧密。 他们认为,地处西部内陆的“西三角”经济圈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放大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室教授雷亨顺认为,“西三角”与上海、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要实现区域间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首先要加强区际合作,扩大对内开放。“西三角”应抓住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沿海部分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地引进东部资金、项目、品牌、人才和技术,实现与东部地区合理的区域分工。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对口支援的政策,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作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同时,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这一天然载体,促进生产要素由中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流动和辐射。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廖元和指出,大西南地处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巨大的差距必然影响经济交流与互动。“西三角”必须抓住机遇迅速壮大自己。 如何建设好“西三角”?专家们建议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具体来说,首先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二是走矿电联产的道路,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减少污染,提高效率。三是结合绿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和退耕还林,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和林浆纸产业链等特色产业链。四是要利用三峡成库的新机遇,丰富“新重庆、新三峡、新旅游”的内涵,因地制宜地发掘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五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此外,要依托特大城市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
重庆新景:大西南三角经济区横空出世
西江石壁正立,高峡平湖初现。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通航、发电,中国西部的长江上游地区正在形成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连接西南地区众多腹地、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互动的大西南三角经济区。海内外众多经济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热门推荐